读新闻
【記者洪安怡/台北報導】導演齊柏林去年搭乘直升機發生事故,直升機墜毀於花蓮縣豐濱鄉,機上3人不幸罹難。經1年多調查,行政院飛安會昨公布最終調查報告,認為肇事主因為綜合因素,包含駕駛服用抗組織胺、工時過長與環境影響,導致駕駛疲勞或身心表現降低等。 齊柏林兒子齊廷洹回應說,感謝飛安會的努力,但綜合因素等同於沒有明確主因,不免讓家屬心中仍有疑問,既然是長期合作的駕駛,怎會在最後幾十秒發生異常狀況,既然一切都在合法合理範圍內,為什麼還是會導致不幸事故?站在家屬的立場,還是覺得無法接受。 去年齊柏林籌拍「看見台灣II」時,6月10日10時46分搭乘凌天航空BELL-206B3型直升機,由台東縣池上鄉起飛,約11時54分墜落於花蓮縣豐濱鄉協進農場,機上3人包括齊柏林助理及正駕駛全數罹難。 飛安會執行長官文霖說,一般直升機降落過程中,下降率應介於每分鐘300到700呎,但事故機在墜毀前31秒左右,發生異常開始急遽下降,下降率高達每分鐘1600呎,事發前十點六秒下降率更飆到1680呎,距離地面只有285呎,已沒辦法挽回。 官文霖指出,事故機最後因高度過低,有可能改正不及而墜毀;評估肇事屬綜合因素,包含正駕駛甲血液中抗組織胺濃度達廿四單位,偏高的飛航時間,直升機長時間震動,以及低空、山區飛行,夏日高溫環境等,導致駕駛可能處於疲勞或生理與心理表現能力降低。 官文霖說,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研究認為,抗組織胺藥物濃度達到17單位就可能產生嗜睡、肌肉虛弱等現象,建議24小時內不應執行任務,但無法判斷此次駕駛抗組織胺濃度較高,是否產生影響。 此外,原定第1批、第2批空拍任務由另名駕駛操作,第3批再由失事駕駛操作,最後第2批也更換為失事駕駛,該員駕駛連續24小時工時為7小時35分,但未超過法規的8小時。官文霖說,法規已是紅色底線,也未考量飛行員可能有其他任務,這些都可能增加工作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