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國安局長彭勝竹。記者高彬原/攝影 【記者李光儀/特稿】國安局坦承監控網路社群,範圍包括「詆譭國家元首」等。國安局強調,自己監控的是「公開」的網路社群內容。這證明國安局不但缺乏言論自由的概念,而且是畫錯重點。 國安局沒說清楚偵蒐來的情資拿來作何使用,只是模糊的上綱到「國家安全問題」。而民進黨立委諸公,竟然也對這種說法埋單。於是,國安局的這番宣示,等於告訴所有老百性,將來你在網路上的一言一行,「老大哥正在看著你」;儘管看了以後有什麼動作不得而知,寒蟬效應幾乎是可以確定的。 再從「監控」的效應來看,網路世界無遠弗屆,儘管在技術上可以運用大數據分析,抓出某些敏感的「關鍵字」來監控,但要滴水不漏,顯然要付出相當大的人力分析、管理,而且還不能保證效益如何。國安局如不是虛應故事,就得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真划得來嗎? 國安局宣稱自己監控的是「公開」訊息,這就更有趣了。要說有問題的言論如恐攻、密謀暗殺等,恐怕更多是藏在看不到的地方,國安局所謂監控公開的網路訊息,到底是要防止「影響國家安全」,還是只是配合民進黨政府的「打假訊息」、「杜絕中國勢力影響」的政治宣傳,也就不言可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