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董俞佳/台北報導】因漁業作業違規行為,台灣遭歐盟黃牌下黃牌,至今未撤,國際組織環境正義基金會(Environmental Justice Foundation, EJF)昨再揭台灣非法漁業活動,該組織指出,相關調查已經送至農委會漁業署,呼籲台灣政府要防止漁船非法行為。 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表示,已經收到該基金會轉交的資料,目前已經開始針對當中的漁船進行調查,這其中有些船是台灣籍漁船、有些則是國人經營的外國籍船(權宜船),是否有相關違規都在調查查證中。 環境正義基金會今年11月到印尼訪談過去1年曾在台灣漁船上工作的漁工,該基金會指出,有漁工表示,「我們會在凌晨3點的時候偷偷把魚鰭卸下來然後賣掉,船長會一邊催促我們,叫我們動作快一點」;另外也有漁工表示,他工作的巴拿馬籍權宜船有非法捕殺海龜、海豚的情形。這位漁工表示,漁船曾捕捉到一隻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認定為接近瀕危的「偽虎鯨」(false killer whale),雖然巴拿馬法規要求應釋放,但台灣籍大副卻要求漁工將其宰殺後取出牙齒製作成項鍊。 環境正義基金會表示,除了非法漁業行為外,在其中4艘漁船上工作的漁工也表示受到不同等級的剝削,抱括肢體暴力到薪資苛扣等。 環境正義基金會指出,台灣漁船在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印度洋作業,是國際鮪魚市場的主要供應者之一,大量產品輸往日本、歐洲以及美國,但包括宰殺保育類海豚作為釣鯊魚的魚餌、非法割鰭棄身、捕捉海龜等殘忍且浪費海洋資源,此類非法、殘忍的作業方式卻頻傳。 該基金會呼籲台灣政府應立即採納公開漁船監控資訊、公佈漁船許可證等「全球漁業透明化」的10項建議,制定清楚的時程表以及執行計畫,加強漁船監控以及檢查的有效性和強度,才能防止非法漁業及人權剝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