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劉宛琳/台北報導】促轉會「東廠」事件爭議、中選會辦理公投過程遭質疑不中立,類似個案層出不窮,引發獨立機關受政治干預早已不獨立的質疑,國民黨擬提案修法,要求合議制的獨立機關應公開成員會議發言內容,供社會大眾檢驗,不能僅公布決議內容。 「政府資訊公開法」第10條規範,政府應公開合議制機關(指依法獨立行使職權成員組成之決策機關)會議紀錄。換言之,中選會、促轉會等採合議制的獨立機關應主動公開會議紀錄,但僅止於決議內容及出席成員名單。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江啟臣表示,促轉會、中選會等獨立機關所做的各項決議,都與人民基本權利有重大關聯,但近來中選會發生的選務亂象、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的東廠爭議、公平會的高通和解案,都讓各界質疑不斷。 他表示,這些機關的個別委員在審查過程中發表的意見,攸關決議是如何形成,但現行法令規定只公開決議內容,未納入出席會議成員的個別發言內容,決策過程顯然不夠透明,應修法公開個別委員發言內容,供社會大眾檢驗。 對於這項提案,研考會前主委、東華大學副校長朱景鵬認為,獨立機關的決策過程,若受政治干預,會嚴重影響決策對人民的公平性。當不公不義的事情發生,雖可透過司法途徑救濟,但曠日費時無法立即解決問題。 但若要修法公開成員發言內容,他認為應限制在政治性質的合議制獨立機關,如促轉會、中選會及NCC等,不具政治性的機關則應排除,否則恐矯枉過正。 公平會前副主委孫立群表示,過去未公開個別委員的發言內容,是希望委員能暢所欲言,但既然是合議制,誰贊成或誰反對的發言內容,確實應該讓大眾知道,他同意決議過程可以更透明,讓大眾了解事實真相跟中間轉折,不失為一件正面的事情。 但孫立群也說,他支持可以透過正常管道取得發言內容,若變成網路公開資訊,未來委員在發言上可能會有一些顧忌,因此對於是否要完全公開,他持保留態度。 促轉會擬建加害者資料庫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行政院促轉會將於今天(17日)舉行記者會,公布半年任務進度報告。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將建置「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整合檔案局與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檔案與資料,讓民眾可以檢索查閱,得知各案件的加害者,已終結「只有被害者,沒有加害者」的現象,預計明年完成資料庫。 促轉會表示,台灣過去威權統治時代的政治檔案,保留至今總數超過100萬份,完整程度為新興民主國家少有,但目前大量檔案尚未整合,侷限了檔案運用的程度。因此計畫建置轉型正義資料庫,將檔案上所登載資訊進行整合與編碼,納入資料庫當中以利查閱。其目的一方面是勾勒加害運作機制,有助於促轉會在未來發表的總結報告中,呈現加害體制的運作方式,並瞭解受害者的處境。第二是充分提供整合性資訊,幫助學者以新的方法與視角開發這些珍貴檔案的研究潛力。 促轉會發言人葉虹靈表示,例如未來在資料庫中輸入「蔣中正」,就可以看到當時有哪些案件最後是送交蔣總統來批示,他對哪些案件各作了怎樣的裁示?如果輸入某位當時軍法官的姓名,也可查出他曾經參與審理過哪些案件,各作了怎樣的判決。 葉虹靈表示,建置「資料庫」,釐清責任追究,其實並不希望外界把所有罪過簡化到兩蔣或某些個人身上,而是揭露這些刑事判決形成的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