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林河名、吳佩旻/台北報導】教育部長葉俊榮前天宣布「勉予同意」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接任台大校長,府院同表錯愕,甚至質疑「違反行政倫理」。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中午約見葉俊榮,葉俊榮一開始就拿出辭呈,表示要擔起政治責任、辭去教長一職,賴清德也立即簽了「勉予同意」,准許辭職。 葉俊榮表示,處理管案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若這個十字架要有人扛,就由我來扛吧!」;他表示,坦然面對辭職事,並稱「自己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葉俊榮也呼籲,「千萬不要拿教育當戰場」,教育是百年大計,應發揮量能。 葉俊榮前天宣布同意管中閔出任校長後,昨天公文已送抵台大。由於整個過程讓府院措手不及,蔡總統昨天一早請賴清德到官邸,針對教育部宣布台大校長遴選案交換意見。 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昨天下午表示,葉俊榮昨天中午1點到行政院與賴院長深談,葉一開始就拿出書面辭呈,表示他這次做的決定,造成輿論討論與不同爭論,對行政團隊造成困擾,表示抱歉;但葉也表示,他的決定是基於教育部的權責及台大學生權益,以及維持大學自主教育的原則。 卓榮泰說,葉俊榮的辭呈也提到,他是為了處理台大校長遴選,擔起政治責任,從昨天起辭去教育部長一職;賴院長在交談後,也即刻在辭呈上寫下「勉予同意」4個字,同意葉的請辭。 卓榮泰強調,整件事情至今,行政院充分尊重教育部就此事在權責上所做的任何決定。媒體詢問,葉俊榮此舉是否「抗命」?卓榮泰說,行政院並未直接下達什麼命令要他去執行,而是整個事件的過程,「我個人認為回報的程序應更嚴謹,賴院長決定同意辭呈,應該是基於同樣的考慮」,這也是行政院所屬單位未來要在運作時,必須尊重內部管理的做法。 賴揆有無慰留葉俊榮?卓榮泰表示,此事引起的討論相當大,賴院長事先與院內同仁有經過考量,葉俊榮昨天一早也向媒體說一些感想,因此雙方很清楚見面就是要談此事(請辭),「賴院長對葉部長過去的表現予以肯定,就辭呈部分『做了很清楚的決定』」。 政院尚未對外宣布核准葉請辭前,葉俊榮昨天下午先在臉書以「承擔與展望」為題發文,坦承已向政院遞出辭呈,將擔起政治責任。並強調,台大校長遴選案拖延至今,已經對教育造成難以彌平的傷害。希望他的堅持與承擔,能讓下一任部長擺脫台大案的糾纏,回歸教育本位,於今年揮別挺管及拔管的陰霾,明年起昂揚國教及高教的發展。 葉俊榮昨傍晚回教育部時受訪表示,他從7月16日到任教育部,就深感兩大議題若沒處理好,恐讓教育內涵很難發揮。一是新課綱是否如期上路,第二是台大校長案。 他認為,台大這件事如果不處理,會讓教育一直被壓著,教育部不論怎麼努力,整個教育系統及大學,就好像扛著一個十字架一樣。當時他想,「若這個十字架要有人扛,就由我來扛吧!」;他預料這件事不可能處理到所有人都滿意,一定有些人會不滿意,甚至於感到憤怒,他糾結了很久,最後終於下定決心。 葉部長「勇敢」的代價 葉俊榮在宣布教育部將發台大校長聘書給管中閔之前,據說曾致電立委,稱自己「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葉部長什麼地方「勇敢」?多數民眾會有此疑問,因為「正義遲到」實在已經拖延太久。但隨即看到來自總統府、行政院、綠營立委對葉俊榮鋪天蓋地的指責,外界才明瞭,在民進黨內,忤逆上意去做一件對的事,果然需要非凡的勇氣啊! 葉俊榮如今面臨閣揆約談、究責等後續動作,已經請辭部長,也可以說是他為自己的「勇敢」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其實十分「值得」。首先,以他處理管案之瞻前顧後,本已蒙上怯懦之名,如今他以「勇敢的決定」,為自己平反。其次,民進黨大選慘敗之後,內閣總辭已是必然的結局,葉俊榮只是早一步脫離苦海而已。這個政府,已不值得他留戀。 最重要的是,拜民進黨內猛烈炮火之賜,葉俊榮成了代罪羔羊,反而顯得有點「悲劇英雄」的形象。摘掉烏紗帽,固然是仕途上的悲劇;但民進黨鬧劇式的作為,反而烘托葉俊榮擇善固執及義無反顧。這頂「英雄」的帽子,可謂民進黨親手為葉俊榮加冕。 管案的糾結,是民間「討厭民進黨」沛然成形的最大推手之一。連黨內中生代實力派如鄭文燦,都直指管案影響社會觀瞻。葉俊榮如今為民進黨扛責,結果沒記功反而受過,難道政府還不打算讓這齣鬧劇落幕?也難怪有評論者譏稱,看起來,民進黨還得多輸幾次。 (轉載自台北聯合報黑白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