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最近外交部將未經外交歷練的「口譯哥」趙怡翔外派擔任駐美代表處政治組長,引起政壇和外交圈的議論紛紛,從口譯哥變成外交寵信,到敗選者飛上枝頭組閣,展示的不是蔡總統的無上權威,而是她貧乏的識人之明。 蔡政府重用趙怡翔,只想著自己用人的方便,卻未考慮其能力與資歷是否勝任,更未想到這對外交體制專業與公平性的打擊。吳釗燮辯稱,趙怡翔的表現「受到美方肯定」,這其實是缺乏自主意識的說法。以川普政府對台灣的掌控欲,我方派一名少不更事的年輕人出任要職,當然更便於對方運作操弄。但如此一來,台灣的外交自主性將被置於何地? 進一步看,若如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所言,趙怡翔的空降是「另有政治功能」,是要建立總統府與美國行政部門的「單線溝通」管道,利用親信繞過外交部文官體系。這樣的安排,形同將「外交事務政黨化」,便更居心叵測。試想,趙怡翔拿的是國家薪水,派的職務是一等諮議,如果他做的只是民進黨的對美工作,這豈不是在偷吃國家的公糧嗎? 相對於駐美人事破格任用30出頭的小夥子,在新內閣人事上,蔡英文請出甫於新北敗選的老將蘇貞昌組閣,這樣看不出章法的用人,後者毋寧更讓人感到失望。民進黨一向誇稱黨內「人才濟濟」,為何如今僅僅賴清德請辭,內部人才庫卻已捉襟見肘,而必須讓年逾70的蘇貞昌重新披掛上陣?尤其難堪的是,「電火球」在新北市長一役打得那麼難看,既拿不出寬宏氣度,又看不出嶄新見解;一旦他高踞行政院,將有什麼能力引領台灣前進? 不難想像,蔡英文之所以屬意蘇貞昌組閣,主要是為自己打「安全牌」。原因有4:第1,蔡英文任期僅剩1年多,用1個當過閣揆的老人,比起用1名新手似風險更小。第2,蘇貞昌已走至政治生涯尾聲,如今只掛慮派系接棒人,蔡英文至少不必擔心他像賴清德那樣成為自己的競爭者,而有「芒刺在背」之感。第3,以蘇系和新潮流系過去的盟友關係,加上陳菊的居間調和,由蘇貞昌組閣,對當政的新系和英系威脅較小。第4,蘇貞昌和蔡英文過去關係欠佳,安排陳其邁擔任副閣揆,可協助府院間的潤滑。 事實上,蔡英文如果願意打開心胸,即使民進黨內部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她也可以把眼光放向民間或在野陣營。然而,蔡英文蹉跎了時光和機會,也讓視野愈縮愈小。 從口譯哥的暴紅高升,到敗選者聯盟出線組閣,說明「國王的人馬」都在近親中尋覓。這點,仍延著吳音寧、張天欽、陳英鈐等人「德不配位」的錯誤軸線推進。 (節錄自聯合報社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