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程平/特稿】2018九合一大選落幕才2個月,誰選總統已經變成政治新聞新的焦點。不過不管是藍是綠還是白,現在討論的都是怎麼能找出勝利方程式,但針對民眾所關心的拚經濟,所有可能的候選人,除了喊口號,還是喊口號。 期中考不及格的蔡英文總統,近期靠著回嗆習近平聲勢止跌回穩,但卻又因為想搞「經濟紅利」小確幸,話講得太快太滿無法執行,讓蔡總統的執政能力被打回原形,凸顯蔡還是不脫文青加小確幸治國。 雖然蔡總統找來蘇貞昌幫忙在任期最後關頭衝衝衝,但綜觀整個內閣改組,除了把出缺的部長補滿,攸關民生的財經四長依舊不動如山,負責兩岸、外交的部會首長,也同樣是原班人馬,很難讓人期待與突破台灣經濟現狀有關的相關部會,能針對現有包含區域經貿整合、能源發展、中美貿易大戰等問題,找出台灣的生存之道。 卸下行政院長職務的賴清德,雖然被問到未來是否擔任總教練時強調,自己只是球迷,但選擇用王建民的傳記電影「後勁」向外界告別,保留無限的想像空間。只是聲稱自己離開後能讓蔡英文大破大立的賴清德,如果大破大立說是出於真心,又怎能讓人期待,他若角逐2020能讓台灣人對未來有新的想像? 至於那個靠著民進黨讓人生氣,才贏得九合一大選勝利的國民黨,相較於2016年的低迷,同樣的那幾個太陽,這次不需要人拋磚引玉,明著暗著都做出表態,趁著形勢大好都不再沉默。 只不過到目前為止,國民黨幾個太陽環繞的話題也僅只於黨內初選機制,或是誰能獲得「韓流」助攻,並且在蔡英文打開「九二共識」這個潘朵拉的盒子後,爭相批評蔡英文誤導,但就是沒看到太陽們想出比20年前更進步的兩岸論述,更別說民進黨執政解決不了的經濟問題,除了寄望大陸讓利,還有什麼法寶。 選民對於藍綠的失望,讓柯文哲所謂的白色力量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但目前柯文哲除了押寶兩岸一家親及柯韓合作外,大概也只能靠一句「怪怪的」一招半式闖天下,也沒讓人看出選總統的格局遠見。 目前已表態參選2020的候選人,多數還停留在這20年來沒有進度的統獨話題,對於台灣整體競爭力的衰退,除了口水,未見他們提出具體可行的方向,又怎能喚起台人投票的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