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鄭媁、林河名/台北報導】今年台灣經濟自由度在全球180個經濟體中排第10名,比去年進步3名,在亞太地區排名第5,是2008年以來最好的成績。蔡英文總統昨天接見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創辦人佛訥表示,「打造一個經濟更開放、貿易更自由的台灣」,是她就任以來一直努力的目標。 佛訥出席中華經濟研究院舉辦的「2019經濟自由度指數」研討會時指出,台灣是美國第11大貿易夥伴,台美關係若要更上一層樓,必須實現台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這會是「台灣關係法」邁入40周年最好的做法,他樂觀相信,就華府現在的政策環境,絕對有辦法落實。 適逢「台灣關係法」40周年,佛訥表示,他會持續敦促他的美國友人推動台美洽簽FTA。他認為,台美洽簽FTA對雙方都是有利的,除了能強化雙邊關係,也能進一步加強經濟上的連結。中經院副執行長李淳也說,這是簽訂FTA最有機會的一年。
不過,佛訥提到,若要設法移除FTA的障礙,美國豬肉、牛肉銷台議題可能是未來的挑戰,雙方必須一起討論如何達成共識,在開放及坦承下,讓FTA能落實,提升台美人民福祉。他也提醒美國政府落實台灣關係法,協助台灣取得在國際應得的地位。 佛訥認為,沒有十全十美的貿易協定仍能讓雙方受惠,目前美豬問題已經在談,但以美國的觀點,可能會希望台灣政府努力教育台灣人民,讓他們了解到在這些產品的貿易自由化、從中獲得的益處,「當然我知道這不容易」。 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也認為,美豬議題尤其在近期的非洲豬瘟、陸客頻攜帶豬肉入境,讓台灣面臨挑戰;雖有很多人說今年是蔡總統任內的最後一年,可能沒有時間完成FTA簽訂,但這是雙向的,有時也可能會加快腳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