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上月接連發生行人在斑馬線遭撞喪命事件,聯合報報導斑馬線3大「害人」設計,學者質疑致命路口設計不良,交通部昨邀營建署及六都開會研議解方。六都挑出上百處路口提報交通部,會議達成共識將全案擴大為3年計畫,全面盤點易肇事路口,1個月後提出首波改善名單,由交通、工程單位合作改善,交通部道安會每月追蹤成效。 另外,交通部道安委員會昨也在會議中提出,全國還有2500個學校路口沒有設置交通號誌,也將納入這次3年計畫完成改善。 交通部長林佳龍原希望各地方政府提出20處改善試辦路口,包含5處庇護島、15處斑馬線,昨會中六都提出上百處希望改善路口,雙北、高雄至少各提15至20處;桃園則選擇工業區周邊廿處路口;台南提出永康區復國一路復華七路等10處路口;台中市也提出中南路等20處路口。 不過,由於新北、桃園有不少路段已完成改善,會中達成共識將路口安全提高層級,除全面盤點易肇事路段,不限於廿處路口,也列為交通部道安委員會及各縣市交通局每月追蹤的計畫,與會學者也提醒交通教育、執法不能偏廢。 針對斑馬線退縮、庇護島設置等路口安全改善措施,交通部次長黃玉霖表示,近來營建署正好委託交通大學團隊研究,針對台北市50個路口觀察,近日報告出爐,顯示斑馬線若退縮4.5至6公尺,斑馬線退縮成效顯著;設置庇護島,則在路口較大、行人偏少的路口,較能顯著改善行人安全,但若路口小、人流多,反而因擁擠呈反效果。 黃玉霖表示,路口改善不是只有斑馬線退縮、設置庇護島,須搭配交通號誌、無障礙行人環境、道路設計等工程面同步進行。這次交通部、營建署跨單位合作,中央及地方政府可因地制宜,營建署交大的合作計畫也將擴大到另五都,配合3年改善計畫分析事前及事後成效,盼能在試辦路口3年後檢討制度化。 經費方面,黃玉霖表示,由於營建署已核定前瞻路平專案,待六都提出改善路口後,若已在前瞻路平專案中、還在規畫設計階段,就一併納入專案。但若非屬前瞻路平專案,1個月盤點出來後,交通部會另找財源協助地方政府進行。 此外,交通部公路總局也會提出都會區省道路口及庇護島改善計畫,由公路總局與六都政府共同會勘,經費由省道道路改善經費支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