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王宏舜、王聖藜/台北3日電】國安會首席諮詢委員、法務部前部長邱太三被質疑涉嫌關說桃園地檢署檢察長彭坤業,協助處理壢新醫院院長張煥禎新台幣5億元逃漏稅案的認罪協商,高檢署約詢邱、彭等人後,昨天認定彭坤業指示下屬處理認罪協商案的行為不當。 昨天出爐的調查報告未直接敘明邱是否為關說,只提到邱太三的「提醒」涉及桃檢公訴是否繼續認罪協商,當時承辦檢察官已決定不再協商,卻因彭坤業的指示而繼續,彭的處理顯然不當;法界認為邱這種「口頭陳情」處理模式,用「關說」來形容並不過分。 邱太三昨深夜發聲明表示,昨晚已向蔡英文總統報告,並表達他態度坦蕩磊落,為不影響國安會運作,並強烈捍衛清白,「願意辭職,願意與當事人對質,接受相關機關調查,讓真相早日大白」。據了解,蔡英文尊重邱的決定已准辭。 高檢署指出,此報告為檢察機關內部報告,未評價非屬內部人員的邱太三行為是否妥適;調查報告會送交法務部。 高檢署調查,彭坤業3月17日接到台大法律系同學邱太三約定翌日晚餐的電話,邱當時表示是以「國安諮詢」名義談話,聊到參審、陪審等司法改革議題;餐會結束之際,邱提到壢新醫院院長張煥禎的逃漏稅案,「公訴檢察官一開始同意要認罪協商,後來又反悔」,這樣子出爾反爾嚴重影響司法公信力。 彭坤業3月19日透過襄閱主任檢察官楊挺宏致電公訴主任檢察官蔡正傑,由蔡詢問承辦案檢察官陳嘉義了解;蔡後來經陳同意,於21日找另名檢察官李承陶協助本案。 不過,彭坤業究竟要求「走完協商程序」或「一定要完成協商」?他與部屬各說各話。蔡正傑與陳嘉義認為檢察長指示一定要完成協商,因為「襄閱轉達檢察長說若協商條件無法達成,他(彭坤業)願意親自主持協商會議」。 高檢署調查小組上月28日通知邱太三調查,邱說和彭的聚餐是基於國安會諮詢委員的職責,主要是談司改與桃檢的人力問題,他是「好意提醒」彭,況且司改問題也是他被蔡英文賦予的職責。 邱說,在一場張煥禎在場的下午茶宴,有人問他「認罪協商檢察官是否可反悔?」他認為只有在報告不履行條件時檢察官才可撤回,因此好心提醒彭坤業。調查小組問邱「是誰問的?」邱回「不方便說明」。 高檢署認為彭坤業沒依「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通知政風機構,在沒看過卷證情況下,只憑請託人單方說法就認為檢察官陳嘉義拒絕協商、影響司法公信力,還說要自己主持協調會,難免引起誤會;而主任檢察官蔡正傑自行作主,讓外界產生「檢察長撤換公訴檢察官」印象,兩人處理都欠妥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