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張裕珍/桃園報導】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3」經典劇情,描述胡迪、巴斯光年等玩具遭「陷害」被送往垃圾焚化廠,在被丟進爐中焚化的千鈞一髮之際,才驚險脫困重回主人懷抱;然而,大多數的玩具可沒那麼幸運,由於玩具多屬塑膠、金屬複合材質,回收端沒人可接手處理,玩具越賣越多,但無處可去,最後幾乎全被當垃圾燒掉,玩具回收也成災難。 據台灣區玩具暨孕嬰童用品工業同業公會統計,台灣玩具去年內銷市場值約214億元、出口約139億元,進口玩具產值172億元則占整體市場8成,內銷加出口扣除進口,等同台灣自產自銷的年產值近180億元,比往年要高,平均1個小孩1年玩具消費達1萬2788元。 公會秘書長簡淑超說,玩具產值成長,一來與少子化息息相關,現代父母生得少,更願意投入玩具等花費,「有需求才有供給」內銷成長,再來台灣玩具品質好、誠信有保證,歐美國家陸續轉單,加上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十多年沒聯絡的歐美買家都上門了」,帶動出口。 玩具製造販售數量攀升,但也凸顯回收問題不少,致力回收二手玩具的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就統計,近3年來台灣每年回收逾100噸玩具,但9成玩具為塑料製,使用壽命平均6個月。 桃園市環保局指出,玩具非回收項目,加上其材質複雜,複合材質可能包含塑膠、纖維布或金屬等,加上其使用的塑膠以回收塑膠為主,材質不純,更難以回收處理再利用,只能送往焚化爐,對環保局而言,更擔心電池隨玩具一起丟棄,重金屬燒成底渣,恐影響焚化效能。 桃園不少回收商也說,玩具材質過於複雜,除非民眾能先自行拆解零件,再送來回收廠認定,否則回收人員看到玩具無論大小,都會直接拒收請民眾帶回去,「收了也沒法賣錢」。 簡淑超說,業者也注意到回收玩具不易,但畢竟在商言商,收取舊物並無法賣錢,但至少能做到售後服務,替玩具維修重生,也認為「玩具保養得好,壽命是可以很久的」,民眾不要輕易丟棄可交換或保存,也盼公部門能訂出一套配套機制,「業者是很樂意配合回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