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羅真/台北報導】美國加強管制電子煙,但台灣至今仍未將電子煙視為菸品納管,只將含尼古丁的電子煙視為無許可證的藥品,行政院兩年前提出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將電子煙納入煙品,不過該草案至今卡關立院,董氏基金會呼籲要盡快完成立法。 美國8月起爆發電子煙有關肺部損傷事件,目前已知有530起通報病例、8人死亡,官方管制近日再升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20日預告草案,要求製造商或進口商,在電子煙與其他煙草產品上市前提出申請,證明其產品對公眾健康具有保護作用,例如有助原來的吸煙者戒除等。 行政院2017年提出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規範任何人不得製造、輸入、販賣、展示或廣告電子煙,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召委邱泰源表示,本會期以預算審查為主、尚未將該草案排入議程,不過委員會可能視議題重要性再調整審查順序。 衛福部國健署煙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說,在修法前,中央與地方政府會持續強化宣導電子煙的危害,各縣市也積極強化管制,例如新竹市已通過電子煙管理自治條例,台中、新北、台北及宜蘭正研擬中。國健署本周邀請歐盟、澳洲與香港等地專家赴台交流國際菸害防制的有效措施,作為未來擬定政策的參考。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上周發布報告,2/3的電子煙有關肺部損傷病例年齡在18到34歲,均使用過含尼古丁或四氫大麻酚(THC)的電子煙。美國聯邦政府亡羊補牢之際,各州政府也自力救濟,密西根州9月4日宣布禁止販售加味電子煙,紐約州將於下月跟進,舊金山市於明年跟進。 林清麗表示,目前包含澳洲、新加坡、泰國、阿根廷、汶萊、巴西、烏拉圭與哥倫比亞等多國已全面禁止電子煙,印度政府上周也正式宣布即刻全面禁止電子煙,「期待政府部門與民意代表顧及公眾健康,勇敢讓躺在立院的草案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