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李光儀/特稿】總統選戰的副手之迷,國民黨確定由張善政出線,民進黨正在醞釀「蔡賴配」。不過,從副手選擇的策略上,韓國瑜反而更像是領先者打「安全牌」,蔡英文則像是落後的一方「先安內再攘外」,與現在民調呈現的趨勢並不一致,讓這場選戰,出現些許撲朔迷離。 先談蔡英文的部分,2008總統大選,民進黨在劣勢下,組成初選時競選對手的「長昌配」,雖然沒能打贏選戰,卻避免基本盤因為初選分裂流失的危機。2012年總統大選,民進黨內為了弭平蔡英文和蘇貞昌在初選時的紛擾,又力推「蔡昌配」,但蔡英文選了自己所屬的蘇嘉全。2016年蔡英文在黨內地位穩固,同樣打破派系考量,選擇陳建仁當副手。 此次大選,蔡英文選情轉危為安,但副手選擇上,卻更趨近於2008年「長昌配」的思考。相對於此,國民黨在初選時的諸多紛爭,讓黨內分裂危機始終未曾消減。張善政是從初選後期就醞釀挺韓國瑜,選後更領銜組成國政顧問團的韓國瑜「麻吉」,早在一個月前,就曾傳出有意接韓副手,算是一張不折不扣的「安全牌」,反而接近蔡英文在2012、2016年的思維,不以是黨內整合為要務,而是以搭檔的流暢為考量了。 但這是否說蔡英文、韓國瑜選情不若民調呈現的綠強藍弱?其實不必然。更可能的情況是,對蔡英文而言,目前選情雖然領先,但不如2016年的十拿九穩,除了安撫初選時忿恨不平的獨派,她現在的選戰策略,是向「中華民國」靠攏,要穩住基本盤,最好人選當然是「獨派之子」賴清德,否則若重蹈2012年覆轍,後悔莫及。更何況宋楚瑜極可能參選,對蔡的影響,亦未可知。 至於韓國瑜,看似打安全牌,但其實更像「不得不」的選擇。首選當然是有加分作用的社會賢達,其次是和自己有互補、整合黨內的同黨強棒,從結果看來,這兩者都不可得。在此情況下,張善政雖然加分有限,但也不至於扣分,而且和韓國瑜有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應該算是現有情況下最好的選擇。 觀諸過去總統選戰,主要還是總統候選人的戰爭,副手對選情影響極其有限。人選揭曉即便人人有意見,但也就是一時的新聞話題。勝負取決的關鍵,還是誰犯的錯比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