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曹悅華、侯俐安/台北9日電】為紓解國道一號新竹路段壅塞問題,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完成五楊高架延伸苗栗頭份可行性研究,上周報交通部。交通部證實,全案審查已通過,最快本周報行政院,預計耗資台幣750億元,施工期程為六年。不過,專家學者認為此計畫欠缺國土規畫,也讓全案淪為選舉支票。 早從過去汐五高架到五楊高架完工後,壅塞路段不斷往南延伸,再加上竹北生醫園區、竹南科學園區等興起,導致每逢上下班時間、周末連續假期,五楊高架終點楊梅到新竹路段必會塞車。高公局分析有三成以上是新竹當地區域車流,卻與通過性車流常態交織。 據規畫,五楊高架延伸頭份案從國道一號五股楊梅拓寬工程終點起往南延伸至頭份交流道,全長約39公里。延伸後,通過性車流不進新竹,可減少至少三成車輛。 不過,逢甲大學智慧運輸與物流創新中心副主任鍾慧諭認為,無論是五楊延伸頭份或近來鐵道審查爭議,都顯示一直以來國內運輸建設都是個別評估。但台灣是個狹長的發展帶,更應從整體路廊中,評估所有交通系統狀況,再決定何者優先,例如此案雙鐵效能、聯外系統,是否已充分發揮。 鍾慧諭說,五楊高架興建後確實國道壅塞有好轉,但實際上地區道路仍未改善,新竹身為高科技首府,但從新竹高鐵站要去竹科,聯外系統卻超級不方便、大排長龍搭計程車情形更是常態,若交通建設無法改善個別評估的現況,從整體國土規畫思考,五楊延伸頭份後,終點就將會成為塞車的起點。 交通大學運輸管理系副教授黃台生說,國一竹北路段塞車嚴重,他支持加速推動。不過,他也說,在全球在倡導抑制小客車上路,五楊高延伸頭份等於變相鼓勵小客車上路,未來必須取得平衡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