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切换风格
立即註冊
 找回密码
 立即註冊

泰国世界日报

搜索
热搜: 泰国 政治 攻略
泰国世界日报 首頁 國際 台湾新闻 查看内容

蟾蜍當田雞 吃野味丟命

2019-12-19 05:00| 发布者: 川页顺子| 查看: 5231| 评论: 0

读新闻
【記者王思慧/花蓮縣報導】花蓮縣豐濱鄉六位原住民上月27日一起吃野味,誤食盤古蟾蜍中毒,其中一人送醫不治,其他5人康復出院。學者指出,盤古蟾蜍在冬季喜歡泡在水中,表皮變得光滑,易被民眾誤認是虎皮蛙(田雞)而誤食,民眾須留意蛙體有無耳後腺,有的話就是蟾蜍。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台灣常見蟾蜍有盤古蟾蜍、黑眶蟾蜍等,蟾蜍毒素具心臟毒性,常存於卵、皮膚及腮腺,誤食會引發心律不整等症狀,若不確認野生食材是否可吃,應洽專家學者,勿自行採集食用,避免憾事發生。

豐濱鄉公所指出,上月27日中午,港口部落6名原住民一起吃野味,還煮了鍋「田雞湯」,不料6人吃完出現中毒現象。衛生局採集檢體送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檢驗,鑑定鍋內的田雞其實是盤古蟾蜍,並檢出蟾蜍毒色胺成分。

花蓮縣衛生局副局長鍾美珠表示,6名中毒民眾的友人抓到蟾蜍後誤認為虎皮蛙,6人沒細看也沒剝皮就直接煮來吃,下午1時許,6人開始覺得不舒服,陸續發生惡心、嘔吐及四肢麻痺等症狀,直到下午5時才就醫,一人不幸過世,其餘五人治療後已康復出院。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表示,一般人認為表皮粗糙、有顆粒是蟾蜍,表皮平滑是蛙;但盤古蟾蜍在冬季會泡在溪裡繁殖,表皮泡水後會變得光滑,容易被誤認為是虎皮蛙,民眾若要辨認,要看蛙體眼睛後、耳朵上方會有凸起來的「耳後腺」,是毒腺儲存的地方,若沒有的話就不是蟾蜍。

蟾蜍當田雞 吃野味丟命
花蓮豐濱鄉有6名民眾誤食盤古蟾蜍中毒,其中一名民眾送醫不治,蟾蜍耳後腺具有毒性,食用過量恐會致死。圖/花蓮縣衛生局提供

©版权免责声明
1、本新闻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本文作者个人意见,与世界日报立场无关;
2、世界日报所有新闻由责任编辑编译后发表;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责任编辑和世界日报编辑部的同意;
4、责任编辑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法律责任;
5、本站部分内容翻译自泰国媒体,但并不代表世界日报赞同其观点并为其观点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热点图文
推荐阅读
狼醫頻傳 醫改會籲網路公布名單
【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醫師被控性騷或猥褻事件頻傳,依規定除非判...查看全文
六順和春 總統春聯亮相 手繪貓狗福袋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2025年將至,總統府公布總統賴清德、副總統...查看全文
柯文哲改7000萬交保 上電子腳鐐
【台灣新聞組╱台北報導】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等4人涉京華城等案本月27日...查看全文
政院拍板 高鐵南延屏東翻案
【台灣新聞組╱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卓榮泰28日宣布高鐵南延屏東確定採...查看全文
手机版

轻松读报,链接世界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世界君亲密互动,还有劲爆奖品等你来拿!

官方微博

最快最准泰国即时新闻,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