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編譯潘勛/綜合12日電】台灣總統大選結果,蔡英文狂勝,藍營潰敗;國際媒體解讀這場選戰結果,多認為台灣經濟好轉、股市行情回升,以及香港「反送中」抗爭潮,激起台灣選民的憂患意識,助蔡英文連任成功,也代表多數選民支持蔡英文抗衡中國的強硬立場。 「紐約時報」分析認為,中國對台施壓招致反彈,再加上香港「反送中」示威,引發台灣民眾懷疑中國意欲何為,而綠營狂打「亡國感」的選戰戰略大舉成功。 紐時指出,蔡英文此次得票寫下台灣民選總統以來最高紀錄,但一年前蔡英文看來沒什麼勝算,如此大的逆轉,凸顯選民支持與中國有別的台灣認同,還有台灣民心與希望「一個統一的中國」愈行愈遠。 「華盛頓郵報」以「台灣總統大勝傾向北京的對手,贏得連任」為標題的報導中,引用前澳洲外交官、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學者卡薩姆(Natasha Kassam)的分析指出,台灣面臨的難題在於,一方面要保衛民主體制,一方面要處理與中國的經濟連結。 彭博資訊報導說,蔡英文曾信誓旦旦表示,只要她掌權,台灣絕不會與中國統一,蔡所屬的民進黨更主張獨立;相較下,韓國瑜在當選高雄市長後,針對中國議題一直未能向選民傳達「一致的訊息」。 日經新聞報導則指出,蔡英文連任,反映年輕選民支持她抗衡中國的強硬立場;美中發生貿易爭端之際,台灣經濟表現強勁,也是蔡英文連任成功的因素之一。 華爾街日報說,外界普遍將選戰結果視為選民對北京增強控制台灣的反撲;而美聯社也報導,蔡英文連任成功,代表選民支持她對中國採取的強硬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