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尤聰光/綜合報導】海巡署東部分署20日啟動為期5個月的蘭嶼「護漁專案」,守護蘭嶼傳統飛魚漁撈文化,並在臉書分享有關飛魚季的禁忌,其中「橘子」禁忌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有網友留言「橘子紅了,飛魚臉都綠的概念是嗎」,但事實上是與達悟族的族語有關。 蘭嶼鄉長夏曼‧迦拉牧解釋表示,橘子在他們族語是罵人和詛咒人的意思,所以在飛魚季期間大家都遵守禁止不帶橘子到海邊去,不然會帶來不好的運氣。另也有島上居民說「橘子和族語發音你走開、滾開很像,等於叫飛魚走開,他們釣魚也不會帶橘子在身邊的」。 海巡署東部分署的「你不知道的達悟族」內容提到蘭嶼捕魚兼顧生態保育的平衡,包括老人魚、男人魚和女人魚的食用魚種及食用區別,同時也講到禁忌部分,如不能碰觸船隻、不能觸碰漁具、不能潛水射魚、不能進入作業區與曬魚區、不可烤魚、不能罵髒話及不可以帶橘子到海邊等。 禁忌裡頭的不可以帶橘子到海邊,引起很多網友熱烈討論,有網友留言「橘子是吉利的象徵,為什麼不能帶橘子」、「是因為海巡制服也是橘子色嗎」、「橘子怎麼了,難道飛魚不喜歡吃」、「蘭嶼橘子是不吉利的水果嗎」、「橘子紅了,飛魚臉都綠的概念是嗎」。 海巡署東部分署表示,每年2月至7月,為蘭嶼地區飛魚迴游季節,同時也是蘭嶼飛魚季的開始,依據台東縣政府公告「除無動力漁船筏外,禁止於蘭嶼沿岸3浬海域內採捕飛魚,10噸以上漁船禁止於6浬內採捕飛魚」;海巡署規畫派遣2艘巡防艇,輪流進駐蘭嶼地區實施護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