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綜合1日電】台灣出現有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第一起醫院群聚感染事件,昨天新增五例確診病例中,四例為日前公布第34例的醫院接觸者,一例為赴杜拜、埃及旅遊境外移入個案。截至目前,台灣已有39名確診病例。 疫情自去年12月底自中國大陸傳出,昨天滿兩個月,台灣出現首起院內感染,本土個案數也首度超越境外移入個案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首次坦承,這是社區傳播警訊。 世界衛生組織(WHO)昨也宣布,新冠肺炎蔓延全球的風險從「高」上調至「非常高」的最高級別。但世衛秘書長譚德塞指出,尚無證據顯示病毒在社區中廣泛傳播,因此疫情還不算全球大流行(pandemic)。 本土個案首超越境外 台灣第34例新冠肺炎病例於2月14日因慢性病住院,其中一名清潔人員及三名照顧她的住院病房護理人員,陸續於2月18至25日間出現咳嗽、流鼻水、發燒等症狀,在案34確診後列為接觸者採檢,28日深夜確診,成為台灣第35到38名病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初步研判,案35至38遭案34感染可能性高,定調為一起醫院內群聚感染,已要求醫院關閉部分住院病房並消毒。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醫院已採取加強監測,所有工作人員如有症狀,需暫停工作接受採檢,即使檢驗陰性,仍須等相關症狀緩解後,才能戴口罩上班。另外,陳時中談及這起醫院群聚時,脫口說出「林口」,但在現場媒體詢問後,他立即表示:「請忽略這個地點。」 據指揮中心統計,台灣目前累積39名確診,本土個案數21例,境外移入個案18例,雖兩者僅相差三例,卻是台灣新冠肺炎本土個案數首次超越境外移入個案數。陳時中曾解釋,「社區傳播」需符四定義,一為無法找出感染來源;再者是本地個案遠超過境外移入個案數;第三要件為已出現持續性傳播鏈;最後是廣泛地發生有群聚事件。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昨坦言,社區傳播四大定義已符合兩項,「是社區傳播警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