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台北3日電】防範新冠肺炎,台大公衛學院昨提出通勤分流及活動規畫須拉開人際間距達一公尺建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正在蒐集集會型態修訂指引,並指出疫區、大型活動、長程飛機都是「危險區域」,應提升自身防護。 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針對新冠肺炎的防範提出「折衷版」建議,大眾運輸系統、長程巴士,如果可維持座位寬敞,大家距離超過一公尺,戴口罩的必要性比較低;但通勤時間人潮擁擠,如果沒有將上下班時間分流,勢必要擠在一起,這時戴口罩是比較安全。 陳時中表示,原本的政策建議就是一公尺以內的接觸建議戴口罩,另外,現在正蒐集各種集會的型態,修訂集會指引以作為活動辦理的參考。 探病、陪病 盡量減少 陳時中也表示,長程飛機風險還是很高。他提醒,公布的疫區、長程飛機以及大型活動都是「危險的區域」,特別提醒民眾需做好自身防護,也避免到這些地方。 除此之外,陳時中強調醫院也是風險高的地方,因此不論探病、陪病,非必要盡量減少,「沒事到急診的習慣也一定要改」。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昨舉行新冠肺炎疫情說明會,學者呼籲在社區設置篩檢站,提升防疫確診量能。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未來將設置200個社區篩檢據點,希望這一、兩周內就能建置檢疫網絡,納入基層診所、社區醫院等,擴大社區檢疫量能,疑似感染者就不用往大醫院擠。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表示,以體溫和接觸史來篩查新冠肺炎,有其難度,須透過實驗室檢驗才能確診,建議社區廣設篩查站,就近分析民眾體溫和相關接觸史。 石崇良說,已訂定檢疫流程,疑似感染者至基層醫療院所就醫,先接受流感快篩、胸部X光等評估,若需進一步篩檢新冠肺炎,就轉至附近檢疫醫院檢疫門診,避免院內感染。評估後,如屬低風險,則先回家等候報告,至於高風險患者,則安排至單人檢疫病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