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陳婕翎、邱宜君、黃有容、賴于榛、邱瓊玉/台北報導】為了降低社區感染風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已初步完成新版公眾集會指引,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評估,將1000人以上的室內外活動視為大型集會,建議暫緩舉辦,但活動如有舉行的必要性,需進行風險評估,規模越大風險評估越嚴格。 陳時中說,未來大型集會、遊行若具有立即舉行的必要性,指揮中心將進行風險評估,包括掌握相關參與者旅遊史和接觸史,以及舉辦地點空間大小,建議人與人間須維持一公尺以上的相對距離,確保通風性,主辦單位需具相對應的應變計畫,及適當隔離安置場所等。由於集會樣態、形態多元,無法以剛性指引強制要求停辦,仍以柔性評估為主。 至於企業指引,陳時中指出,公司企業員工長時間共處單一密閉空間,將分為內部有無群聚感染兩種情況,再進一步制定禁止事項及注意事項。指揮中心最快將在今天發布公眾集會指引及企業指引。 另外,指揮中心公布「社區管理維護指引」,建議外來訪客皆須登記作業,物流人員或外送員盡量設置集中地,避免人員出入頻繁;社區室內兒童遊戲室、多功能活動空間等公共區域,暫停開放使用,至於管理服務人員、保全人員等經常接觸住戶者,應該戴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為降低群聚感染風險,台北市政府昨針對北市府舉辦的活動訂出新規定,北市府室內活動一律要造冊,300人以上要送觀傳局、衛生局審查,300人以下由各局處自行檢核。 股東會旺季將在5、6月到來,立委沈發惠表示,衛福部發布最新公眾集會指引,應避免1000人以上聚會,但例如去年鴻海股東會就有3000人到場,如果不在6月底辦完股東會,還會被罰,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回應,將根據4、5月疫情,在股東會旺季來臨前,研擬相關指引,若6月底無法開完股東會,不排除罰則從寬,甚至不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