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滯留武漢的400多名台胞,11日晨總算跨入家門。所幸兩岸並未因對立放棄理性,在談判歸零前,及時獲利了結,也算為疫情後的兩岸關係留下餘路。 武漢疫情在北京當局高度動員管控下緩坡走低,中共近日積極準備解封,中共總書記習近平10日巡視武漢市,發表類似「決戰前談話」,新華社定調「勝利曙光已不遠」。換句話說,兩岸這場談判再不收官,也沒必要談了。更現實的問題是,已有台胞病倒就醫,兩岸當局再鬥下去,出了人命便成各自抗疫的人道汙點。 2月底湖北台辦表示,已向蔡政府提議由東航與華航共同運送,但台方拒絕,還抨擊蔡政府將運送名單註記管制。這是兩岸慣見談判手法,台方堅持橫濱模式,北京當局亮牌,把破局責任先甩鍋對方。 蔡政府堅持橫濱模式,透過檢疫、國航執飛彰顯主權,中共應對方式極其微妙,利用香港置換橫濱。北京在談判僵局同時,同意港府以橫濱模式運送武漢港人,3月4、5日香港派出國泰、港龍包機。表面看來,中港包機比照橫濱模式,但政治意義上,港人執飛、檢疫彰顯的是「特區自治權」。 情勢至此反轉,橫濱模式到了中國,變成香港模式。對北京來說,台灣所有堅持都涵括在香港模式內;台灣堅持橫濱模式,變成比照特區位階辦理,原本想藉撤僑包機彰顯的主權、主動性反被「一個中國」框住。 蔡政府藉「防疫與弱勢雙優先」,包裹國航與檢疫兩大主權標的,但中共落下香港這枚棋子,局面不再是「武漢vs.橫濱」,而是「橫濱=香港」。談判至此,撤僑不成,就得守住對等底線,兩方共同執飛,延續春節包機對等模式,才能突顯兩岸不同於中港關係,東航不來不行。 民共兩黨藉疫情交鋒,鬥了一個多月誰都提不了對方的子,總算蔡與習還記得「人民」,希望這點仁慈能貫徹始終,別再因故喊停。 (節錄自聯合新聞網「重磅快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