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23日)公布台灣新增26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其中25例境外移入、1例本土。境外移入個案為13女12男,年齡未滿5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5日至21日,發病日介於2月22日至3月21日。個案發病前分別有美國、西班牙、荷蘭、法國、瑞士、英國等國活動史。確診病例攀升至195人。 22日新增本土確診案例中有名護理師,為養護機構護理師確診首例,目前感染源仍不明,機構住民與工作人員81人已全數遷出或居家隔離,初篩均為陰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社區防疫組副組長莊人祥表示,這名護理師在3月12日感到全身發熱,但未就醫,13日、14日沒發燒,仍繼續上班。16日她第一次到某醫院門診就醫,拿了克流感並在家休息,18日繼續上班一天。因為服用克流感卻仍然發燒、無力,20日二度至某醫院門診就醫,醫師評估後需要採檢,轉診至大醫院,於22日確診。 薛瑞元表示,因為該機構工作場域仍可能存有病毒,為了確保安全,53住民昨日全數移出,部分到醫院、24人到集中檢疫場所,至於28名工作人員全部居家隔離。相關人員一人一室隔離,機構環境已清潔消毒完畢。 得知機構護理師確診後,陳時中前天深夜至該機構視察,緊急啟動桃園部立醫院、長庚醫院協助檢驗,兩家醫院臨時召回所有相關工作人員,處理採檢,桃園部立篩檢25位,皆為陰性,長庚醫院則採檢到凌晨4時,也皆為陰性,「有信心在可控制範圍」,感謝兩家醫院檢驗與醫護人員加開大夜班。 雖然目前機構住民和工作人員初篩都是陰性,但專家提醒,機構住民免疫力較差,發病症狀容易不典型,初篩陰性仍不能大意,呼籲政府正視機構護病偏高,人員請假不易、工作環境不易分流分艙等問題。 台大醫院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表示,疫情當頭,長照機構的感管措施應比照醫院,一旦員工發燒或任何症狀都不能上班,但有時因為人力窘迫,症狀稍微改善,就得回去上班,難以苛責護理人員。然而,機構不但護病比高於醫院,人力調度更難,人力不足會提高感染的風險,目前卻沒有協助調度管道,最令人擔心。 指揮中心表示,23日新增本土病例為30多歲女性(案186),為某研究機構群聚個案(案168)同住接觸者,3月17日發病,因案124於3月20日確診,且案168曾有症狀,故案186於3月20日自行就醫並採檢通報,於昨日確診,為該研究機構群聚第5名確診個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