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葉卉軒、仝澤蓉/台北報導】受到新冠肺炎重創全球經濟影響,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台灣今年GDP將萎縮4%,在亞洲四小龍中表現僅優於香港,排名倒數第二。主計長朱澤民昨天表示,「不太可能,參考參考就好」,他預估,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預測在1.3~1.8%之間,會維持成長。 財政部長蘇建榮和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昨天指出,IMF忽略台灣防疫成功的力道,對於朝野呼聲要求發現金救消費,蘇建榮仍態度保留。 朱澤民表示,IMF的這項預測,只是簡單且籠統的預估,國際預測機構也可能不知道台灣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已提出台幣1兆500億元的紓困振興特別預算,也不清楚台灣所提供的各項紓困和振興方案的細部內容。而且,台灣第一季GDP成長率預計4月30日才會公布,IMF自然也沒有相關資料來進行模型、試算和假設。 不過,針對第一季GDP成長率,朱澤民表示,「當然不會像以前那麼好」,且仍需視疫情發展而定,但他強調,2020年全台經濟成長率不會衰退,仍會維持成長。所以要說台灣經濟成長變成-4%,不知IMF的根據何在,依政府推估,台灣至少在1.3到1.8%間。 2001年台灣在網路泡沫化的影響下,經濟衰退1.4%,2008年金融海嘯次年,2009年台經濟衰退1.61%,IMF這次大幅下修台經濟長率預測值,顧立雄昨天上午出席立法院財委會時表示,IMF在做相關經濟預測的時候,應該可能要進一步思考到,「我們疫情防治得滿成功的,到現在為止」。 顧立雄說,他私下跟主計長聊天時,主計長說現在任何的經濟預測就好像去「擲筊」一樣,因為現在很多事情沒有明朗,特別在疫情這部分,現在任何的經濟預測,「大家就先看看吧」。 蘇建榮表示,台灣有7000億元紓困規模,對國內經濟應該可以紓緩衝擊,也可舒緩國內企業以及受影響的勞工的需要,讓內需可以彌補出口帶來的衰退,以目前看到的情況,台灣疫情前天是零確診,代表國內受疫情影響小,未來透過特別預算刺激內需動能,比較可行,如果疫情像歐美那麼嚴重,透過財政措施也無法帶動。 蘇建榮說,台灣沒有大規模群聚感染,透過財政措施,紓困和特別條例財政擴張的措施,刺激內需成效就可以好一點,至於發現金要看情況,因為有時發現金會取代現有消費,不一定發現金就可以增加內需消費,錢還是要用在刀口上,缺錢的人給現金當然可以消費,但這部分我們還是要有配套,有需要的人給予補助和紓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