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陳宛茜/台北24日電】中研院院士選拔7月即將開跑,由於現行院士國籍並無任何規定,不少院士不具中華民國國籍。范雲等3位立委昨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提案,要求中研院檢討院士選拔制度,落實國籍查核,確保未來當選的院士「須有中華民國國籍」,否則只能當「名譽院士」。該提案引發爭議,多位院士昨受訪表示,此舉是「鎖國」心態。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說,中研院身為台灣最高學術機構,應該「廣招天下英才」,連美國科學院院士也聘國外院士,「台灣人才有多少?」中研院院士黃一農認為,硬性規定院士國籍是「自我隔絕」,只會降低中研院水平,「拉開跟國際學術界的距離」。 院士屬終身名譽職,歷來院士有不少未擁有中華民國國籍,包括中國大陸籍、新加坡籍等,也有不少非華人血統的院士。根據不成文規定,中研院院士若是西方血統,多為非經選拔產生的「名譽院士」,華人院士則為經選拔產生的「院士」。 范雲昨質詢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時說,院士選拔時,從未要求提供被提名人所屬國籍,中研院組織法中規定院士「就全國學術界成績卓著人士選舉之」,其中「全國」,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的定義是中華民國;中研院組織法明定「全國」,選舉過程卻不要求提名人提供國籍資料、亦未查察。但廖俊智僅回應,院士選舉交由院士籌備會決定。 另一方面,中研院院長廖俊智預計明年第一任任期屆滿。去年曾有媒體報導前院長李遠哲力拱副總統陳建仁卸任後當下屆中研院院長,范雲在教委會質詢時,脫口而出「恭喜院長會繼續連任」,廖俊智並未否認;中研院隨後也證實,中研院評議會4月中旬已召開會議,同意廖俊智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