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也影響台灣各產業,不過台灣近來台灣疫情確診病例已兩周未出現本土個案,更連續兩日零確診。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天上午進行質詢時,國民黨立委曾銘宗問衛福部長陳時中,台灣疫情是否可能在6月底以前告一段落? 衛福部長陳時中回應,是有這樣可能;不過,若到今年秋冬季時抗體、藥物和疫苗研發無法產生效果,那疫情在今年秋冬恢復的可能性相對高。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天邀請行政院副秘書長及相關部會首長列席,專題報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施行執行情形」,並備詢,陳時中也出席備詢。台灣新冠肺炎本土個案,因已兩周零確診,外界好奇,台灣的管制政策是否調整?如酒店、舞廳可恢復營業,或是禁止出國、探病甚至社交措施等相關防疫措施放寬。 曾銘宗問到,對於民眾社交距離的模式需維持多久?陳時中說,生活回歸常態化,得視疫苗和藥物研發等情形,需要精確的科學驗證,目前看起來是有一點跡象。 曾銘宗進一步追問,是社交距離常態化短則維持兩、三年,長則維持更長?陳時中說,需要看藥物、疫苗研發速度與情況。 此外,歐洲多國研擬逐步解除防疫措施,國內醫界認為,台灣管制措施不像歐洲嚴格,除了戴口罩以外,生活一如往常,現在沒有放寬必要,尤其國境管制更要慎重以對。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說,台灣管制不像歐洲嚴格,現在只戴口罩、管制人潮等基本防護,已是最小要求,現階段不用放鬆,且目前還有10個無明顯傳染源的確診案例,沒有進一步擴散可能是因為戴口罩有效,一旦放棄相關管制,感染破口可能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