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丘采薇/台北報導】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重啟調查1981年發生的卡內基美隆大學講師陳文成命案,昨天公布調查報告,發現4大疑點。促轉會委員尤伯祥表示,報告顯示警總對陳文成之死涉有嫌疑,但無法確定是否為警總所為,有待下一階段調查,現階段報告只是階段性成果,但報告揭露情治系統消滅、鎮壓異議者的手段。 促轉會委員葉虹靈表示,國民黨及情治機關是下一階段清查重點。 報告中的4大疑點,包括情治機關在案發前後都曾嚴密監控當時在美國任教的陳文成、現有證據無法證明陳文成有脫離警總的實力支配、發現屍體的現場並非第一現場及情治機關介入偵辦,阻礙家屬追求真相。 報告指出,新出土檔案發現,陳被監控的起點是1979年9月截獲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與陳文成通話,陳在1981年5月返台探親之後,受到更嚴密監控,警總監控並約談陳文成,改變了陳的生命軌跡。根據過去調查版本,陳在7月2日被警總約談、警總稱當天就送返住處,夜訪教授鄧維祥,隔天陳屍台大,但證詞彼此矛盾,難以支撐陳文成的行蹤,過去警總建立的敘事沒辦法採信。 報告也指出,警總公布發現屍體的台大並不是第一現場,他殺可能性高。促轉會公布當天屍體相驗照片,當年法醫認為是現場水溝造成,認為陳從研究生圖書館五樓掉下來,撞到水溝邊緣造成傷勢,但屍體傷痕與水溝方向垂直,並不吻合,屍體可能曾被外力移動。 報告也公布1982年7月1日,前警備總司令汪敬煦呈前總統蔣經國,「根據人體模型落體實驗,以意外自行跌落之可能性最大,但亦不排除由相識者於談話中有意或無意發生碰撞而導致重心外移跌落之可能,故原推斷存有自殺之可能性,應予排除。」當時蔣經國面諭「應繼續加強偵查辦理」。 促轉會認為,當時情治單位已排除陳自殺的可能性,但情治機關卻隱匿落體實驗的結論,根據1984年5月落體實驗結論指出,「意外死亡之可能性最大...不排除他人過失輕微碰撞致失去平衡、滑動而跌落之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