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林河名/特稿】蔡英文總統520連任就職後,民進黨也進入第2個「完全執政」的4年。過去4年,除了中央行政大權在握,民進黨憑著國會過半優勢,予取予求,沒有通過不了的法案及預算。但一黨獨大,完全「制霸」,卻也流露「專制、霸道」的權力傲慢。 蔡英文上周宣布行政院長蘇貞昌將續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行政「求穩」原則下,內閣將僅微調。諷刺的是,當蔡英文大讚蘇貞昌是「護國院長」的同時,蘇才因為擴大紓困引發「萬元之亂」,遭譏「蘇困」,還被迫出面道歉。 以蘇貞昌的「衝衝衝」形象,外界不懷疑其施政魄力。但要深化民主,更該重視施政品質。蘇內閣雖因「防疫陳時中」獲不少肯定,然而,疫情期間的紓困政策已見行政腳步凌亂,疫情趨緩之後還有漫長的經濟振興之路,現仍看不出明確對策。 事實上,在野黨老早就對紓困提出建言,無奈民進黨政府我行我素,過程中流露的,就算不是權力傲慢,至少也是權力獨斷,難以傾聽同溫層之外的民意。蘇貞昌續任閣揆,強調要讓台灣成為「被肯定的國家」,除了必須拿出更清晰的施政藍圖,更該謹記紓困之亂,謀定而後動,避免重蹈思慮不周的覆轍。 今年大選前蔡政府強推「反滲透法」,更可見立法運作的一黨獨大。姑不論該法內容被在野黨批評為「戒嚴復辟」,民進黨不顧國會新民意即將產生,更無視程序正義的基本要求,硬在前屆立院結束前強渡關山,最後連深綠及社運界都提出抨擊,在在顯露執意立法的強橫。 過去4年,從年金改革到反滲透法,民進黨在國會「勢如破竹」,只見「少數服從多數」的贏者全拿,不見「多數尊重少數」的民主胸襟,縱有良法美意,仍多充滿爭議。 隨總統連任的人事布局漸展開,總統府秘書長陳菊轉任監察院長的態勢也愈明顯。監委及考委將分別於今年8月及9月換屆,也因此有陳菊帶領監察院轉型的規畫。但民進黨長期主張修憲廢除考監兩院,完全執政之後,態度丕變,只因考委、監委成了人事安排的「疏洪道」?修憲如何擘畫?如何面對獨派要求「制憲」的步步進逼?外界都等著看。 蔡英文4年前當選總統時,宣稱民進黨政府將是「最會溝通的政府」,也下令黨公職要「謙卑謙卑再謙卑」。如今,這些承諾與要求,早已成為外界笑柄。面對民進黨政府一再「橫柴入灶」(意即霸道處事),在野黨也學乖了,不再當煞車皮。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必須完全負責。但憲法五權一把抓,當權力缺乏制衡,就怕一黨獨大「煞不住」,變成「失速列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