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王慧瑛、蔡孟妤/高雄報導】罷韓倒數,愈到緊要關頭,各種事件都可能成為催化或降溫因素。罷免通過兩道門檻,同意罷免票達57萬餘票(公民數的四分之一),且同意票高於反對票。韓對罷免案冷處理,聚焦市政宣傳,透過與黨中央的分進合擊策略,要打動游移不定的中間選民,藍營認為,不輕易表態的中間選票,將是影響這場選舉的沉默力量。 罷韓團體及綠營這方強打空戰,要拉攏年輕選民,催北漂青年回鄉投票。罷韓領銜人陳冠榮日前在公辦電視說明會上,沒有年輕人,投票會功敗垂成,請求在外地的高雄青年返鄉投票,「高雄,我們的家,需要你回來投票」,就是要催出青年選票。 綠營人士說,罷韓能否成功關鍵在投票率,若天氣好、投票率衝高,達陣機會大。決戰關頭,綠營為奪回高雄政權,採空戰、陸戰並進,民進黨立委、議員在選區站路口宣傳,要催出泛綠基本盤,立委也在選區辦座談會,邀議員、里長等意見領袖出席,發揮組織優勢。 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主委趙天麟說,倒數衝刺,黨部會成立緊急應變小組,也發簡訊及寄信給黨員,各議員宣傳車將出動,補選、罷免等投票率通常不及大型選舉,近來情勢焦慮感升高,有助投票動能,選民會思考「好像差我這一票」,從罷韓活動上年輕人表態程度觀察,這次青年返鄉投票意願會滿高。 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已表明態度,要支持者別投票、要監票,罷免一役從「火車對撞」動員PK戰,轉為罷韓方要努力催出投票率才能達陣。 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認為,年輕選票是罷韓行動的基本盤,影響這一選局的關鍵力量,應該是仍未決定是否投票的非藍、非綠選民。 韓近期一波波理性、感性、溫情呼喚,聚焦市政、防疫、紓困,讓政治熱降溫,鈕則勳說,韓的訴求目標是對投票仍猶疑不定的市民,強化市政穩定氛圍,不輕易表態的中間選民將是影響這場選舉的沉默力量。 藍營近來強打「罷韓國家隊」介入罷免案,要讓中間選民思考「罷免不是純淨單純的公民運動」,是綠營在背後政治操作,目標群眾就是對準中間選民,讓選民對綠營的作為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