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持續發酵,5月出口「連3黑」,其中,5月對中國與香港出口年增逾1成,占總出口比重高達44.9%,今年前5月累計占比更創10年最高;蔡政府致力「新南向政策」,前5月對東協出口卻創下10年最低,企業大老直言,錯誤政策是一場災難。 4年前蔡政府上台高舉分散風險大旗,大力推動新南向,但根據財政部統計處統計,主要出口市場方面,5月對中國與香港出口121.2億美元,年增10.3%,今年前5個月累計出口占比達到41.5%,創10年新高;反觀東協部分,出口38.2億美元,年減17.9%,是4年半以來最大降幅,累計前5個月占總出口比重15.9%,是近10年最低。檢視官方歷年數據,對東協國家出口占比,反是2013年馬政府時期的19%最高。 財政部官員說,新南向有其成效,對東協出口下滑背後有許多結構性問題,如石化與基本金屬、紡織品等廠商進出口變動。 對陸出口直直升,經濟部官員認是短期現象,中國出口比重提高,是因疫情大陸復工早,很多工廠動起來,台灣本就是生產中間財進口到中國,當對岸產線恢復,自然拉高我出口比重。 另外,對美出口部分,5月增加9.3%,以42.7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出口占比15.8%,也是近11年以來再度超越東協,成為台灣第2大出口地區。 財政部官員指出,由於美國疫情因素,上個月表現不好,但逐漸解封之下,訂單出現遞延效應、以及產能回流效應仍在,都是對美出口寫佳績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