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丘采薇、陳熙文/台北報導】民進黨中執會24日通過中執委及中評委登記選舉名單,中執委部分,共38人登記搶30席中執委,無法比照兩年前同額競選。不過高層為了派系平衡,仍不放棄力拚中常委「喬到好」,也就是讓10席中常委中容納各派系,不要太過廝殺。 民進黨中執委將由日前選出的全國黨代票選出30席,再由中執委互推10席中常委。以現有中常委結構來看,英系、海國會(三立董事長林崑海及國策顧問黃承國)、新系及正國會(游錫堃系統)各擁兩席,蘇系及「綠色友誼連線」各一席。但今年改選後,板塊可能起變化。 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即將於7月19日舉行,到時黨內權力核心也將進行改組,不同以往的是,近年來新崛起的「海派」有意角逐2席中常委,恐動搖黨內派系平衡,有不具名綠委分析,海派轉型後更加組織化,顯見其壯大的野心。 近年來海派壯大,儼然是民進黨內新潮流、正國會,以及英派之外的第4大勢力。有不具名的民進黨立委表示,隨著謝系停止運作,海派已接收謝系人馬,在黨內的聲量逐漸看漲。 尤其過去較為鬆散、片面結盟的系統,在成立「湧言文化基金會」後,儼然是有組織性的派系。而在海派與黃承國之間關係生變,「海國會」合作不再,海派已有獨當一面之勢。 綠委指出,在5月底的地方黨部主委選舉中,海派堪稱展現實力,讓大家明白海派在黨內的支持度已不容小覷,皆接下來在7月的全代會常執委選舉,若能拿下2席中常委,將是海派這幾年來耕耘的成果。 海派隨著謝系弱化順勢崛起,2016年民進黨全代會中,謝系「掛蛋」,海派則在中常會中拿下1席,連2屆都有席次,更在新國會中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中佔得一席之地,如今可望更進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