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章凱閎、簡浩正/台北21日電】台灣目前已開放19個「中低感染風險」地區或國家的境外生返台,但人數最多的中國大陸、約7500名陸生仍被擋在門外。台灣高教龍頭台灣大學罕見發表官方公開聲明,指中國大陸近兩周新增確診案例,比日本、新加波、澳洲低,從防疫及感染風險的角度來看,「都沒有繼續禁止陸生返台之必要」,還強調開放陸生「宜快不宜遲」。 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站在防疫角度,指揮中心要求境外生入境後必須居家檢疫14天,對國籍並無局限,哪些國籍和年級的學生可入境,待教育部並跨部會協調決定。莊人祥還說,開放境外生入境,並非一定要局限低風險跟中低風險國家,只是中國大陸目前在檢驗量能與疫情上較不透明。 教育部僅回應,相關事項正進行跨部會協商討論中。 台大引述世界衛生組織公開數據,過去14天的新增確診案例,日本約5000人,新加坡、澳洲也有約3000人,這3個國家都被列入「中低感染風險」地區,但中國大陸地區(含港澳)確診人數僅630餘人,遠低於前述地區,陸生卻被排除在返台就學名單之外。 台大說,指揮中心對於境外生開放地區並無意見,只要求學生入境都能遵守14天居家檢疫。從感染風險與防疫要求兩方面來看,都無須禁止陸生返台。台大呼籲政府以陸生的學業與前途為念,比照中低感染風險地區學生返台條件,「宜快不宜遲」盡速規劃陸生返台。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分析,蔡政府至今未開放陸生來台,主要有兩大因素,1是「疫情不透明」,2是「政治考量」。但陳振貴認為,台灣在大陸有140多個台商企業協會,足以提供客觀疫情資訊,且大陸幅員遼闊,可比照美國50州依疫情分級,逐步開放中低風險省份的陸生來台,而非「疫情不透明」作為消極理由。 至於「政治考量」,陳振貴說,政府年初公告陸生不能來台後,先後發生武漢包機爭議,北京也宣布下學年開始不准大陸新生來台就學,「這是雙方政治角力」,但無辜陸生成政治犧牲品。 此外,交通部日前考量航空業生存與產業界需求,釋出擬開放中國大陸深圳、廣州、重慶、青島、寧波、長沙等6航點客機純載貨飛行,也遲無下文。交通部長林佳龍昨受訪說,有在評估,但還需要配合指揮中心的決定。但莊人祥說,尚未收到相關提案,據了解目前應只是交通部內部規劃。 陸生無法返台,不少錄取海外大學的台灣學生也被迫中止留學計畫。台灣各大學近期則伸出援手,採單招、外加名額方式招生台生轉學返台,反應熱烈,如台大學士班核定49名額,逾300人報名;清大學士班38個名額,也有384人報名,錄取率僅約一成。 教育部日前宣布,啟動「台生因應疫情返台就學銜接專案計畫」,開放各大專招收台生轉學回台就讀,全台有83校參與,提供3500個名額,且頂大報考熱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