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陳熙文、林敬殷/台北報導】立法院不斷電方式馬拉松審議,前後33小時,歷經346次表決,昨天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為蔡政府推動司法改革踏出一步,確定未來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故意犯罪造成死亡者,應行國民參與審判,組成國民法官法庭。而國民法官自2023年上路後,新法也規定,自施行起6年,由司法院組成評估委員會,每年評估成效。 立法院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蔡英文總統透過臉書表示,人民參與司法「共審共判」的新時代開始了。推動人民參與司法審判,是2017年司改國是會議的結論,也是她對司法改革的承諾。政府會持續落實「屬於人民的司法改革」,更會循序漸進,提升法治意識,達到社會的進步。 蔡總統說,這套國民法官制度,結合了英美法系「陪審制」和大陸法系「參審制」的優點,讓代表人民意志的國民法官,和具法學專業的職業法官,可以共同審理案件,讓審判更公開透明、更公平正義,也更能反映人民的感情與期待。「國民法官法」是一部劃時代的法案。她要謝謝司法院規劃草案,也謝謝參與漫長討論的各界專家,以及辛苦審查法案的立委們。 蔡總統說,推動人民參與司法審判,是2017年司改國是會議的結論,也是她對司法改革的承諾。過去,司法缺少人民參與的空間,重大刑事案件判決的公平性常受質疑,也影響了司法的公信力,這是政府極力想改變的現象。 新法第5條規定,除少年刑事案件及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案件之外,所犯本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及故意犯罪而發生死亡結果者,經檢察官提起公訴,且由地方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案件,應行國民參與審判。 第1條則明定,國民法官法庭由法官3人及國民法官6人共同組成,就應行國民參與審判案件,共同進行審判的合議庭。 而為防有預斷的情形發生,也避免法官與國民法官產生資訊落差,第43條也規定,國民參與審判案件,當檢察官起訴時,應向法院提出起訴書,不得將卷宗及證物一併送交法院。 針對有罪認定,第83條則說明,須包含國民法官及法官雙方意見在內達2/3以上同意決定;未獲該比例人數同意,則為無罪判決,或判有利於被告的認定。 新法並規定,所犯本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案件,自2026年1月1日起行國民參審;故意犯罪而發生死亡結果者,則自2023年1月1日起行國民參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