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陳宛茜、林怡秀/台北28日電】公視臨時董事會議昨以11比4票通過「國際影音平台」前導計畫,總經理曹文傑、執行副總謝翠玉等人請辭。文化部說,對董事會決議「敬表尊重」,但對過程中被扭曲為「政府黑手沒收公視」深表遺憾,另為避免政府干預疑慮再起,文化部將再審慎評估後續如推動前導計畫。 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和曹文傑、謝翠玉聯名發公開信,3人信中表示,過去公視便不斷倡議台灣應有國際頻道,在後疫情時代社會各界尤其殷盼,總算讓預算有眉目,籌設的可能時機成熟了,「公視當仁不讓,積極爭取,就是此事的本質。」 3人信中還反問公視員工:「你們覺得你們會做大外宣嗎?」關於公廣獨立自主,不受政府控制的公廣精神,別說有公視法規範與各式監督,「我們認為早已內化成為公視同仁思想與行為的一部分,我們深具信心,部分董事的不斷宣示與標榜,我們感謝提醒。」 不過,新一屆董事會原去年10月就應選出,公視領導階層任期照理去年10月跟著到期,但因至今只選出7名新董事,新董事會遲未完成籌組,既有董事和公視領導階層像是「看守內閣」。另文化部曾說希望今年8月可完成新董事名單審查,成立新一屆董事會、新的經營團隊也會到位,正和曹、謝兩人昨表態辭職做到7月底時間相符。 曹文傑與謝翠玉在信中說,雖然有人可能會說,他們本來就是任期制、也即將卸任了,但兩人主動提出來是表示她們的態度,強調「4年來,我們只有責任、沒有戀棧。」 文化部說,後續推動「國際影音平台」政策不變,但對前導計畫的後續推動,為避免政府干預公視之疑慮再起,文化部將再做審慎完整評估。 文化部說,公視成功建立品牌聲譽,獲社會各界信賴,因此,政府推動「國際影音平台」計畫時,首選是公視,相信公視有能力製播優質、多元客觀的影音節目。還說公視是全民的,無「圖利私人」的問題,「政府的這片『信任』的善意,卻被扭曲為『政府黑手沒收公視』」,文化部深表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