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張宏業/特稿】檢調偵辦立委收賄案,因時代力量前主席徐永明自爆向交通部長林佳龍借款300萬元台幣,讓整件「案外案」成為謎團,檢方若定調全案是借貸,諸多疑點有未盡合理之處,外界更是霧裡看花,記者整理5大疑點,供讀者檢視全貌。 1.搜獲300萬 為何不扣押? 7月31日搜索當天,帶隊檢察官在徐永明住家搜獲300萬元,回報承辦檢察官後,得到的答案竟是不要扣押,徐永明是被搜索人,且尚未偵訊,檢方是如何判斷與SOGO賄款無關? 追本溯源,搜索當天200多名參與搜索的調查官在勤前教育時,SOGO案主辦人說,若搜索現場有現金,「原則上不查扣」;反觀另名負責殯葬業行賄趙正宇的主辦人則說,有現金就要扣。以本案來說,還沒出發就「先畫靶再射箭」,有違刑事訴訟發現真實原則。 2.檢方聲押書 為何刻意簡略? 檢察官在徐永明的聲押書上只寫「期約金額不明政治獻金」10個字,對照其他涉案立委寫好寫滿,似乎刻意讓法官押不成。可疑的300萬元現金未扣押,讓徐成為檢方聲押唯一失敗者,是否有高層「干預」,自我限縮調查範圍?啟人疑竇。 3.徐稱向林借貸 為何不偵訊林? 徐永明應訊時,自爆因發不出黨工年終,所以向友人借款300萬元,這友人是他學長、現任交通部長林佳龍。無論陳述是否為真,檢方應在第一時間找林佳龍求證卻未進行,片面相信徐永明的借貸之詞,顯與正常辦案手法有別。 4.檢方新聞稿 竟與事實不同 檢方辦案團隊7月31日就掌握徐永明住處有300萬元,8月4日媒體報導後,檢方當天還發布新聞稿稱「與事實有所出入」,這中間的落差,顯示有高層並不知現場狀況,合理懷疑有人刻意對300萬元視而不見,也不想讓分案偵辦,避免橫生枝節。 5.媒體版本不一 是否藉此串證? 這300萬元究竟是林佳龍借給徐永明,還是台數科董事長廖紫岑出借,迄今仍是個謎。弔詭的是,徐永明應訊時,聲稱借款地點在老爺酒店,卻有媒體引述廖紫岑友人說是在大倉久和?借款人也從林佳龍變成廖紫岑,也未見廖紫岑出面說明或否認,彷彿一切就此「拍板定案」。 更離奇的是,林佳龍有無被檢方偵訊,真相只有一個,但如今卻傳出不同版本,讓案情更加撲朔迷離。試問檢方是打電話查證?有無電話紀錄佐證?還是找人傳話?或想藉媒體隔空串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