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林政忠/特稿】高雄市長補選結束,卻是2022、2024的起點。 民進黨傾府院黨之力寫下高雄補選的劇本,結果不意外,甚至讓綠營支持者有點驚喜,陳其邁以7成高得票率如願入主高雄市長寶座,更重要的政治意義在於「6都取其3」,民進黨重新取回半壁江山,打破國民黨地方包圍中央的優勢;南台灣鞏固後,綠軍將更有餘力揮軍北上。 國民黨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好不容易在高雄鑲藍旗,不到兩年又被陳其邁改旗易幟。從2018年到2020年,歷經市長、總統、罷韓、議長和市長補選等大小戰役,高雄宛如政治火藥庫,成為藍綠攻防主戰場。 陳其邁總得票67萬多票,逼近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時他獲得的74萬票,成功守住綠營基本盤。不過,今年罷韓高達94萬票,遠比陳其邁補選得票高出27萬票,投票結果證明「罷韓不等於挺陳」;蔡英文總統在選前之夜談話已為補選定調:「陳其邁若順利當選,也會是全台灣最難做的市長,因為高雄市民會用更高標準要求他」。 罷韓後主客易位,國民黨雖取回議長,但民進黨拿回市長,藍綠形同打掉重練。民進黨當年如何對待韓國瑜,國民黨一定沒齒難忘,鋼鐵韓粉更矢言加倍奉還,陳其邁雖入主高雄市,但朝小野大的府會競合關係將首當其衝。 其次,綠營在高雄山頭林立,身為新系大姊大的高雄市前市長陳菊在地方12年執政培植堅實的菊系團隊和人脈,不論是菊市府留下的政績或債務,在高雄政壇像座大山的「陳菊障礙」,將是陳其邁必須超越的黨內挑戰。 當務之急是政見兌現,陳其邁競選口號「兩年拚四年」,陳其邁起步比其他縣市晚了兩年,府院接連開出橋頭科學園區、亞洲新灣區、高捷黃線等政策支票,未來勢必集中資源開發高雄紅利,但短期內如果無法立竿見影,難免被質疑是「空頭支票」。 高雄原本是深綠大票倉,兩年前卻被韓國瑜一舉突圍,民進黨此次收復高雄,南台灣再度綠油油;國民黨拿不到3成基本盤,民眾黨走不出台北城,民進黨在2022大選可以訴求決戰中台灣,甚至進軍北台灣,為2024打下基礎。 不過,集合國家隊資源的三千寵愛於一身、得到層峰背書的陳其邁卻可能成為政敵箭靶,國民黨只要打下陳其邁等於打到蔡英文,若能圍攻高雄就會逼民進黨重兵南下。 這是高雄最光明的時候,卻也可能是高雄最黑暗的時候,高雄補選開啟「雙城記」序曲,牽動下一場更大規模的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