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綜合報導】入境是否全篩議題持續熱議,目前台灣邊境防疫策略,僅針對菲律賓實施入境全面篩檢,外傳指揮中心研擬將入境篩檢擴大到12個高風險國,指揮官陳時中20日上午才說「有用就做」,但到了下午,指揮中心態度又轉趨保守,「暫不調整入境篩檢措施,甚至不排除取消菲律賓入境全篩模式」。 菲律賓疫情持續上升,自7月26日起,菲律賓入境台灣所有旅客全面採檢,自菲律賓飛抵台灣所有旅客,一律須配合相關檢疫措施,台灣人及持居留證或居留簽證、移工、境外生、外交公務等外國籍人士,無論有無症狀,入境時均須於機場完成採檢。 截至目前,菲律賓入境全篩共發現13名確診者,其中2人為無症狀入境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依照標準,也能抓出的無症狀感染者」,預定8月25日菲律賓入境全篩執行滿月,進行政策評估;若評估「菲律賓模式」效益不佳,不排除取消「菲律賓模式」。 據指揮中心統計,全台單日檢驗量能達7400件,但每天檢驗僅約200件。陳時中強調,任何防治措施都需科學證據,對防疫有益,自然會擴大執行國家,做了沒意義,就不會擴大實施。若評估「菲律賓模式」效益不佳,甚至不排除取消。 中國時報報導,台灣連爆7例出境後在國外確診案例,無症狀更成疫情隱憂,尤其從美國返台少年因無症狀被檢出陽性,顯然台灣已面臨境外移入案例所造成的社區感染威脅,如果台灣再置之不理,恐會讓台灣成為新冠肺炎病例的輸出地。公衛專家呼籲適時修改防疫SOP,盡早實施入境普篩。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說,現在包括日本及美國部分地區均實施入境篩檢,台灣為何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