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台北3日電】蔡英文總統宣布開放萊劑美豬牛進口後,萊劑美豬到底開放那些部位,一直未正式公布,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首度表示,目前規劃開放「全豬」進口。專家認為,豬內臟較可能有萊克多巴胺殘留,政府在未告知檢驗殘留數據、計算攝食風險前,不該貿然開放。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也批評蔡的突襲決策「四不一沒有」,不願接受國會監督、不與地方政府溝通、不管產業衝擊、不顧人民健康及沒有社會共識,以全民健康作利益交換;國民黨將發起食安公投,以9月6日全代會作為全國公投連署起點。 開放美豬美牛在民進黨中常會也引發熱議,面對外界質疑,黨主席蔡英文親上火線說,「沒有所謂的交換說,所做的決定是基於經濟利益,符合總體戰略目標」。 據轉述,蔡英文在會中提到,台灣處於改組過程,必須跳脫框架找到新目標,美豬開放進來台灣,是為讓台灣在國際上找到更好方向,像南韓之前與美國簽自由貿易協定(FTA),民眾不斷抗議上街遊行,現在回過頭看,南韓政府當時有撐住壓力,現在反而超越台灣許多。 陳時中說,美豬並非現在才進口,先前就進到台灣,後來禁止萊劑美豬進口,這次規畫開放全豬;台灣人食用豬肉約90多萬公噸,自美進口約1萬公噸,且美國養豬戶中約兩成使用萊克多巴胺,「比例、數字相對都低」。 至於為何禁止台灣飼養者使用萊劑?陳時中表示,食品安全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好吃」和「競爭力」也是重點,台灣豬肉沒有用萊克多巴胺卻好吃,這是競爭力。 對於萊劑美豬「全豬」開放,陽明大學副校長、行政院食安辦前主任康照洲表示,開放愈多部位,台灣人暴露於萊克多巴胺的劑量就愈多,所有豬內臟都可能有萊克多巴胺殘留,政府應把檢驗到的殘留量數據告知民眾、計算攝食風險,在未完成豬各部位數據前,不該開放。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強烈反對豬內臟進口,一方面是豬內臟可透過料理讓人難以分辨產地,加上台灣攝食量高,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不該直接拿CODEX標準,政府應調查高風險族群攝食風險,訂出台灣標準,不應直接挪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