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台北7日電】加利科技公司自中國大陸進口非醫用口罩,並混入實名制販賣通路,外界擔心仍有未爆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物資組組長蔡壽洤昨於記者會說,關務署扣押83萬餘片偽標台灣製口罩並未流入市面,進口商包含口罩國家隊,但一個多小時後更正表示,這批口罩進口商是否有國家隊成員仍待確認,先前說法是口誤所致產生誤解。 蔡壽洤在記者會後接受電訪表示,自8月開始逐批開箱檢驗,有些偽標為MIT的中國製非醫用口罩因標示不實被海關攔下,當中是否包含口罩國家隊成員需要與海關確認。 發生口罩國家隊以陸製口罩混充一事,經濟部兵分多路防範。進出口方面由海關與經濟部國貿局調查「誰進口」、「進口後的去向」等資訊,工業局則派人到全台54家徵用廠商抽驗是否符合規定。 另外,士林地檢署調查加利問題口罩案分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國家徵用多少加利問題口罩?將調閱疾管署統計徵用數量和配送藥局訊息釐清,進一步清查加利從中獲利的犯罪所得。第二是加利對外銷售的口罩有多少是大陸輸入,檢方正解讀被查扣的加利電腦、帳冊、文件,清查銷貨數目。 指揮中心物資組組長蔡壽洤表示,海關自8月10日至9月3日共扣押577件、83萬片偽標MIT非醫用口罩,進口廠商雖大量採購中國製非醫用口罩,但目前仍無相關犯罪事實,只能先認定是正常商業用途。 外界關心多少國家口罩隊成員自大陸採購非醫用口罩,蔡壽洤說,這事關廠商商譽,指揮中心承諾資訊公開透明、不會隱瞞,調查結果出爐後將向外界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