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中國新聞組/北京28日電】購物「刷臉」支付、用手機「刷臉」解鎖,進小區「刷臉」開門……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用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但花2元就能買上千張人臉照片,3D打印的人臉面具或頭套,也能成功解鎖手機,成功率高達3成時,還能相信「刷臉」的安全性嗎? 據央視報導,最新一份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不過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還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已經因為人臉信息洩露、濫用而遭受到隱私或財產損失。 報導指出,在警方今年破獲的兩起盜用公民個人信息案中,值得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都是利用「AI換臉技術」非法獲取公民照片進行預處理,而後再通過「照片活化」軟件生成動態視頻,騙過了人臉核驗機制,得以實施犯罪的。 報導說,專家表示,目前最簡單的人臉識別,只需要採集、提取人臉上的6個或8個特徵點就能實現。而複雜的人臉識別,則需要採集、提取人臉上的數十個乃至上百個特徵點才能實現。相比於解鎖手機,「刷臉」支付、「刷臉」進小區等應用,採集的人臉特徵點更多,安全性自然也更高。 此外,目前已經研發出專門針對生物特徵的活體檢測技術,可有效識別掃瞄對象的生命體徵,大大降低識別系統把照片或面具當人臉的風險。 報導稱,經調查發現,在某些網絡交易平台上,只要花2元錢就能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而5000多張人臉照片標價還不到10元。這些包含個人信息的人臉照片如果落入不法分子手中,照片主人可能捲入刑事訴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