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白登有望入主白宮,外界關注萊豬輸台政策有無轉圜餘地。外交部前部長楊進添5日表示,「白登上任也不會改變」;國安會前秘書長金溥聰則批評,跟美國交換東西要符合比例原則,拿萊豬去換,有欠思考。 中國時報報導,楊進添說,美國一直要求台灣開放含瘦肉精肉品,若白登上任,也推銷萊豬,這是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共同政策,不會改變。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包宗和則表示,若政府先前迫於美國壓力,不得已開放萊豬,也許可試著和新政府談判,不過政府一旦承諾進口美國萊豬,能轉圜空間有限。 曾任駐美代表的金溥聰說,當年在華府,美國外交官曾說過,美國永遠是自己的利益放在第1,「任何東西給你,都要有交換條件。」例如軍售,金溥聰說,台灣買得比別人貴,訓練飛行員要送到美國,美幫忙維修,卻要台灣給財政補貼等,這些台灣方可以做到,但如果是拿美豬去換,「就真得有欠思考」。 據報導,1名曾駐美的外交官也表示,美方強迫台灣開放萊豬是因為農業州議員的壓力,但美國也有不含萊劑的豬肉,「你可以跟他談,要平衡貿易逆差開放美豬進口可以,但不能有瘦肉精」,如此就沒有健康安全的問題,也就是比例問題,要有分寸。 泰國世界日報系聯合報報導,台灣明年開放萊豬進口,中央日前指地方自治條例「零檢出」規定恐無效,引發縣市反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批評台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增訂萊豬罰則,只規範豬,沒有規範到牛,充滿矛盾。台北市長柯文哲回嗆說,萊豬明年進來,地方到現在都不知道要怎麼處理,「怎麼有這麼爛的農委會主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