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吳姿賢、賴于榛/台北報導】萊豬明年叩關,70幾家進口豬肉商昨天(3日)齊聚發表「維持不進口萊豬及落實標示產地意向書」聲明。代表李春來說,生意掉2成多,快活不下去。 明年美國含萊客多巴胺豬肉將叩關,全國進口豬肉肉品業者超過70幾家,昨天下午舉行記者會發表「維持不進口萊豬及落實標示產地意向書」聲明。李春來說,明年市場上應該就不會看到萊豬了。 華漢冷凍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春來表示:「被(萊豬議題)搞得都沒生意,掉2成多,快活不下去了!我們都是蝦兵蟹將,但是占全台灣豬肉進口商家數共約100出頭的8成左右。」 他強調,來的進口豬肉商還是都會維持原本進口沒有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就是要讓民眾安心,不然下游廠商、食品商都不下單採買了;而且政府宣布開放萊豬進口後,產業界都跟他抱怨標示很難。 官方資料顯示,豬肉進口最大宗來自加拿大,其他依序為西班牙、美國、丹麥,去年一整年大概平均進口8萬多公噸,占全台80多萬公噸消費量的7%到10%之間。 其中美國進口量為1萬1058公噸、排名第3、占去年進口量13.1%,換算台灣民眾平均每年每人只吃0.49公斤美國豬肉。 據了解,業者們也希望昨天宣示的作法,能對於近日受到美豬紛擾而影響的生意有所幫助,同時,也讓使用的餐廳、廠商與食用的消費者,可以安心選擇他們的進口豬肉商品。政府也能在不影響經貿談判和現有管理措施下,創造台灣社會的三贏。 全國豬肉進口商聯署聲明,表態維持不進口萊豬及落實標示產地意向書。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則表示,業者基於商業、消費者考量,政院尊重也樂觀其成這種商業行為。 李孟諺昨天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表示,根據了解,進口肉品業者下午將發表聲明,維持現況不進口萊豬,也會明確標示非萊豬,而確實國際上對肉品標示產地是慣例,世界各國也沒有立法要標示萊劑,因此政府無法明訂,但如果業者基於商業、消費者考量,這種商業行為政院尊重也樂觀其成。 至於信功肉品風波,李孟諺也再次說明,院長蘇貞昌周二在立法院的答詢主要是要強調屏東很多養豬業者,其實對政府非洲豬瘟防治、口蹄疫拔針、百億基金協助肉品外銷等持續照顧豬農與產業的政策非常支持,不是說某個企業挺萊豬政策,這是被外界、有心人士刻意誤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