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 李光儀 國民黨主席選舉預估在7月24日投票,雖然外界看好可能有四組人選出馬,但目前最積極的,還是現任主席江啟臣及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兩人對拉攏黨內青年軍都下了不少苦工。江啟臣以其青壯世代優勢,同時在黨內重用年輕人,樹立「青壯派代表標竿」;朱立倫則在沉潛期間走訪校園,結合過去青年團成員舉辦許多活動,也是煞費苦心。 兩陣營雖然檯面上沒有火花,但青年部隊的彼此運作,卻已經針鋒相對。一名黨團幹部認為,「朱立倫參選缺乏正當性」,如果要換掉江啟臣,朱就得說明「江啟臣哪裡做得不好」;如果參選主席只是為了選總統,相信黨內很多人不會同意,也會讓朱立倫的選戰缺乏有力號召。 面對「正當性」的質疑,一名挺朱的黨內青年民代則表示,他並沒有覺得江啟臣有什麼不好,但他挺朱的原因很單純,就是「選一個能讓國民黨打勝仗的人」。他進一步表示,質疑朱立倫參選者,會把他的「總統夢」和主席選舉掛勾,這雖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但話說回來,如果朱立倫要選總統,首先必須打好2022年的九合一選戰,否則就是提前出局,「朱立倫自己也必須承擔風險」。 青年軍四大系統,未來歸屬何陣營尚未可知,但有青年成員擔心,選戰還沒開打,不同陣營就已產生了心結;首先是「各自畫標籤」,如挺朱的青年軍,會把在黨務系統的青年成員畫歸為「挺江」,或因參加了朱立倫的活動,就歸類為「挺朱」。 其次是由於各系統的特殊性,反而變成彼此攻訐的理由。如青年團體系標榜自己「與跨黨派青年互動頻繁」,卻往往被傳統國民黨幕僚或青工體系批評「牆頭草」;連勝文的青工、青發會體系握有金脈、人脈,則常常被批評是「有錢人俱樂部」。 青年幹部說,國民黨青年軍不管從任何一方面看,都稱不上「兵強馬壯」,現階段最讓他們擔心的,是選戰的過程和結果使得原本為數不多、力量又並不龐大的青年軍再度分裂甚至出走。他認為,雖說「團結一致對外」是老生常談,但青年軍們往往各為其主,勇於內戰,反讓整個黨和青年軍受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