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吳姿賢/台北29日電】台灣鳳梨總算登陸澳洲了。農委會昨表示,由澳洲消費者預購的兩公噸台灣鳳梨在3月25日空運抵達澳洲,前天上午檢疫已合格通關。這是台灣史上首批銷往澳洲的鳳梨,但距離蔡英文總統去年3月宣布相關外銷突破也整整過了一年。 蔡英文去年3月宣布台灣鳳梨突破檢疫障礙將外銷澳洲,未料日前中國大陸暫停台灣鳳梨銷陸,海內外熱血訂購救鳳梨之際,卻被發現去年原來僅出口56公斤「鳳梨乾」到澳洲,挨批「大內宣」過頭。 農委會當時說是因疫情缺貨櫃、運費高,但沒幾天就火速傳出將有兩公噸鳳梨外銷澳洲,未料後來卻又因包裝規格不符「卡關」。 一波多折後,首批台灣鳳梨鮮果總算輸澳成功。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臉書發文說,由台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台農發)出口到澳洲兩公噸、兩百箱去冠芽鳳梨鮮果,已在昨早合格通關,為台灣水果開拓新市場再創新的里程碑,此次外銷接受澳洲最嚴格檢疫程序,澳洲海關隨機抽取85箱鳳梨逐顆檢疫,共進行5.5小時,過程中,台農發董事長洪忠修及員工全程線上支援回應澳洲詢問,最終獲得澳洲海關認可。 陳吉仲說,台灣鳳梨鮮果輸澳從2015年4月開始向澳洲提出諮商,一直到2020年3月,終於成功獲得同意准入,由於澳洲對鳳梨鮮果的輸銷條件要求非常嚴格,台農發克服去冠芽、燻蒸、檢疫、棧板規格、包裝資材、保鮮運輸等技術瓶頸,與澳洲當地進口商聯繫超過1500次,解決所有棘手問題,才能讓這批鳳梨以最佳狀態抵達澳洲國門。 農業專家批評,突然跑出一批鳳梨外銷澳洲,一看就知道是十足的政治操作;學者建議,農產品外銷要審慎規劃才能可長可久。 台大農經學系教授徐世勳說,各國都會透過貿易或檢疫障礙保護自己的果農,就像日本以台灣有東方果實蠅為由,要求台灣外銷芒果必須燻蒸等,澳洲也種鳳梨跟台灣有衝突。因此政府規畫農產品外銷一定要謹慎,並透過進出口商從長遠角度規畫契作,動植物檢疫問題更要雙方政府好好談,農產品外銷工作才能長久,不是突然生產過多、島內消化不完才臨時找外銷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