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編譯林聰毅、記者戴瑞瑤/綜合報導】花旗集團15日表示,計畫退出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歐洲、中東及北非等13國市場的零售銀行業務,以更聚焦於財富管理及其他業務。台灣金管會表示,花旗銀已向金管會報告,金管會尊重商業考量,但強調花旗銀必須確保客戶與員工權益。 花旗銀行深耕台灣消金市場多年,在台灣發行過不少知名的信用卡。消息傳出後,許多花旗銀行信用卡客戶哀號,擔憂信用卡權益受影響。據金管會銀行局統計,截至去年底花旗銀行在台灣的分行還有44家,而截至今年2月底,花旗銀行在台灣的信用卡流通卡數約286萬張卡,有效卡數還有約217萬張卡。若以2月簽帳金額來看有156億元台幣,簽帳金額在台灣是第6大。 台灣花旗銀行表示,出售目前還沒有確定的時間表,在此期間對消費金融營運沒有任何變動,同仁不會有立即的影響,也會確保客戶權益。 這項措施是上月接任花旗執行長的芙瑞瑟檢討公司經營策略的一環。她在一項聲明中說,儘管13個市場有出色業務,「但我們沒有競爭所需的規模」,「我們相信我們的資本、投資資金和其他資源都可用更好方式部署,以因應亞洲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的更高報酬機會。」她並表示,花旗將繼續在亞洲投資財富管理以及與企業客戶合作的事業。 花旗集團是華爾街的巨人,但在美國消費者金融業務的營運卻相對較小,這種組合一直成為分析師和投資人批評的對象。芙瑞瑟一月曾表示,該銀行將重組為富人客戶管理資金的業務,目標是能提前接觸並且留住客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