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部統計處20日公布3月及第1季外銷訂單金額,同步創下最強3月及最強第1季。3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36.6億美元,為歷來3月首次站上500億美元大關,年增率高達33.3%,已連13紅;第1季外銷訂單金額為1489.7億美元,年增42.9%。廠商主要接單地區也表現亮眼。美國、中國大陸及香港、歐洲均創歷年同月新高,東盟訂單金額更創歷史新高。 經濟部預估,4月外銷訂單落在500億至515億美元間,預料也將會是歷年4月首度站上500億美元大關,預估年增29.8%至33.7%,有望達「連14紅」。 統計處指出,外銷訂單去年9月首度破500億美元,但今年第1季已有兩個月出現500億美元,雖然不敢保證每個月都能攻下「500億美元大關」,但認為單月衝破500億美元有望變成新常態。 統計處長黃于玲分析,外銷訂單可以持續攻占「500億美元大關」,主因是後疫情時代生活型態大規模數位化,加上消費終端因疫情趨緩而逐漸打開。 資訊通信、電子產品等高科技貨品3月外銷訂單金額為140.2億美元、158.4億美元,均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率分別達21.6%與27.2%。統計處解釋,主因為遠距商機延續帶動筆電接單成長,加上手機、顯示卡、伺服器等需求續增。光學器材年增率45.2%,連10紅。 經濟部統計處解析,台商原本在中國大陸生產電子產品所需的中間財,但隨著美中貿易戰,已跟著台商轉移到東盟國家。 統計處表示,主要接單地區方面,美國接單金額為156.5億美元,位居各接單地區首位;中國大陸及香港接單金額為142.8億美元緊追在後。第3、第4名則是歐洲及東盟;4個主要接單地區都有高達3成至4成的正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中國大陸及香港、歐洲均創歷年同月新高,東盟接單金額為53.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東盟訂單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16.5億美元,主要貢獻來源來自資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包含筆電及液晶螢幕。 黃于玲解釋,成長動能來自在大陸台商因美中貿易戰轉移到東盟國家,因此大量中間財就從大陸轉移到東盟生產。她也認為,部分台灣廠商願意進駐東南亞國家,也是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的成果。另外,歐洲疫情3月再度升溫,德國、法國也相繼進入封城,但歐洲的訂單金額仍創歷年同月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