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陳宛茜/台北—美國越洋專訪】兩岸透過香港等第三地進行接觸傳聞,在文化大革命爆發前一直沒中斷。「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作者林孝庭指出,1958年11月29日,蔣經國在日記中記載收到身在香港的記者曹聚仁來函,代表北京向台北提議,以1949年被中共俘虜的前國民黨將領黃維、杜聿明與康澤等10人,交換遭蔣介石軟禁的張學良;中共並提議以2億美元購買在台故宮文物;蔣介石日記中反而沒提到此一來函。 蔣經國對於北京提議的回應,認為「對於敵情應作冷靜與詳密的判斷,不可錯失攻敵之機會也。」 林孝庭表示,此後不久,中共8屆6中全會決議毛澤東不再擔任下屆國家主席,買故宮、換俘等提議是否和當時中共內部權力更迭有所關連,值得進一步研究。 1979年農曆除夕,即將邁入70歲的蔣經國感嘆:「年暮歲寒,念家鄉之心深切至極,不知此生尚有相見之日乎?」對於外省榮民心懷愧疚;同年秋天,蔣經國決定開放台灣民眾赴大陸探親,林孝庭認為,「這何嘗不是他本人苦嘗思鄉之情,將心比心,體恤在台外省同胞感受之後的重大決定?」 小蔣生前希望兩岸統一?林孝庭表示,蔣經國日記僅記載到1979,無法窺知他生命中最後一段時間的想法;但從整部日記可讀到,終其一生,蔣始終無法放棄自己對大陸故土的情懷,也不只一次在日記中自己問自己,究竟何年何月才能再次踏上故土。儘管如此,林孝庭認為,兩岸間的競爭對立與個人對故鄉故土的濃郁思念,「蔣經國心裡分得非常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