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台北16日電】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大增180例,雙北警戒等級急升至第3級。由於台灣之前的抗疫成績全球有目共睹,因此最新情勢發展國際媒體也大幅加以報導。包括BBC和彭博資訊等媒體,報導重點都指向近日確診病例突然爆增,恐讓台灣的成功故事,因為疫苗接種速度太慢而破了功。 英國BBC中文網報導,台灣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中,一直可以有效防止疫情擴散,曾被形容是全球的防疫典範,但自4月底華航群聚爆發後,疫情似乎就一發不可收拾。 彭博資訊報導指出,在這波確診數激增之前,台灣跟新加坡、澳洲、紐西蘭和中國大陸一樣,是全球少數幾個幾乎完全消滅病毒的地方。但過去這一周來情勢驟變,衛生當局一直苦苦掙扎,難以抑制華航群聚引爆的疫情。 英國衛報(Guardian)報導,這波疫情幾乎讓台灣措手不及。台灣當局很早就開始管控邊界,且執行嚴格的飯店與居家隔離措施,但就像太平洋地區幾個先前有著成功的抗疫經驗國家一樣,台灣的疫苗接種率很低,部分原因是因為很難說服民眾接種疫苗。 BBC指出,由於台灣一直以來管控疫情得宜,民眾施打疫苗意願不高,加上過去傳出AZ疫苗造成若干人出現血栓症狀,因此自從今年3月台灣開放疫苗施打至今,疫苗接種率十分低。 其實早在今年3月,包括華爾街日報(WSJ)等媒體便已點出,包括台灣等亞洲國家以邊境管制等措施,有效防堵疫情,但也因而減輕這些國家迅速施打疫苗的緊迫感,導致這些防疫模範生疫苗施打速度不如歐美國家,恐在全球經濟復甦中落居後段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