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陳熙文、林海/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急升溫,全國3級警戒延長至6月14日。面對經濟衝擊,行政院推動紓困4.0,要求加速、加強、加碼3原則。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指出,相關現金紓困執行,最快6月4日可以上路。 外界批評,在各界引頸期盼下,行政院27日終於端出紓困4.0補助方案,但打開鍋蓋才發現,非但沒有對症下藥,似乎只是為紓困而紓困;最荒謬的是,行政院大廚急著上菜,各部會二廚的菜單還沒準備好,許多具體措施還在研議中,政策也要6月才能上路,很多企業不知能不能熬到那一天? 國發會於行政院會報告「加速因應新一波疫情紓困方案」。行政院長蘇貞昌點出紓困3原則,包括個人加快、產業加強、貸款加碼,同時要求從速、從優處理。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指出,去年疫情主要衝擊傳統製造業,今年衝擊比較大是內需服務業與相關消費產業。待立法院通過防疫紓困特別條例修正草案,將編列台幣2100億元特別預算,延續去年基礎,中低收入戶每月加發1500元生活補助金,3個月共4500元;急難救助金每人1至3萬元;自營工作者3個月共發給3萬元補助金;農漁民生活補貼每人1萬元、甲級漁民3萬元;導遊、領隊、國旅領團、計程車和遊覽車司機也納入3個月共3萬元補助金當中。 去年針對受疫情影響,業績衰退達50%的企業提供每名員工40%的薪資補貼、上限2萬元。 另外,龔明鑫說,中央銀行針對中小企業貸款額度這次加碼1000億元,總額達4000億元。龔明鑫表示,此次紓困方案也延續每人10萬元上限的勞工紓困貸款,共提撥500億元。 最近這波疫情遠比去年凶猛,民眾外出信心已然崩盤,台灣的零售、餐飲消費力道幾乎完全消失,業者完全沒有開源的空間,政府要救企業,只能以補助、減稅輸血方式進行,然而這波疫情又快又急,業者擔心紓困重演「公文跑得比病毒慢」。 有餐飲業者表示,這波疫情還看不到緩解的跡象,但政府紓困比照去年,力度明顯不夠,不能讓業者在「病死」或「餓死」二選一,減稅才是直接、快速,讓企業最有感的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