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國際組、記者許政榆、周志豪、李承穎、吳亮賢/連線報導】英國金融時報以「台灣必須改弦更張因應疫情首度大爆發」為報導標題,資深兩岸記者席佳琳直指台灣疫情失守的兩大主因,一是欠缺大規模篩檢機制,另一個是大家不敢「逆時中」、「質疑中央」的官僚文化。席佳琳也指出,台灣過去一年的抗疫經驗,顯然不足以應付這次的大爆發,台灣應該要趕快調整防疫策略。 報導也指出,過去16個月發生在印度、義大利甚至美國的情況,如今在曾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上演。台灣防堵新冠病毒一年多,但並未對疫情爆發做好準備。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雖是結果論,但會虛心接受」,這波疫情確實來得急且快,在醫療量能準備上,經過這兩周的努力,現在醫療量能已漸漸平穩,指揮中心也持續把量能擴大,來因應整體疫情。 國民黨團總召費鴻泰批評,陳時中不誠實,不配到國會、必須下台,在陳時中講實話前,慎重考慮是否同意立院下周召開臨時會。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說,防疫視同作戰,不可能陣前換將,國民黨勿用政治力擾亂防疫。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這一多年來,許多專家建議,入境廣篩及大規模感染演練、沙盤推演等,但台灣都沒做,可能剛開始太順,沒用心檢討或預先準備,風險判斷、危機感不足,這就是問題。 至於陳時中稱「醫療量能平穩」,黃立民說,雙北地區醫療量緊繃,「可能部長覺得還轉得過來,但第一線醫護很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