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綜合報導】疫情延燒,百業重挫,行政院3日通過防疫紓困特別預算案,各界都有意見。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調查,全台124家連鎖總部,約2000多家門市幾近停業狀態,行政院紓困版本卻將攸關企業生死的「營運補貼」和員工的「薪資補貼」混為一談,並未針對企業損失做補助,業者擔心中小企業倒閉潮將是「雪崩效應」。 旅遊業者炸鍋,抱怨今年疫情更嚴重,交通部紓困竟比去年還差。創新旅行社董事長李奇嶽說,這樣的紓困方案,企業不如裁員,讓員工去領失業給付,至少還可領6個月;中華民國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魯孝亞也說,遊覽車1個月貸款10幾萬台幣,這才是「脖子上被勒最緊的繩子」。 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相關業者希望交通部可加倍紓困,但這次疫情影響產業實在太多,各部會經費普遍不足,8月後是否繼續紓困,視疫情再作討論。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調查,124家連鎖總部的3062家門市,有2292家幾乎停業或完全停業,其中餐飲業占65%;疫情重災區前3名連鎖業,依序是婚宴會館、中小型餐廳及手搖飲業。台北晶宴會館、台南擔仔麵高雄店等婚宴館,損失從9成起跳;中小型餐廳靠外帶苦撐,但不知能撐多久。 加盟促進協會副秘書長蔡孟叡說,去年紓困將薪資補貼及營運補貼分開處理,這次則是發一筆錢讓企業發薪資給員工,仍是屬於薪資補貼;至於營運補貼應針對企業做補助,例如以營業額損失的比例來認定,而不是以員工數來認定,才能針對企業困境對症下藥。 蔡孟叡也說,今年疫情與去年大不同,全台進入3級警戒後禁止內用,無法靠客人上門維繫營運,不能營業也不敢裁員減薪,因為怕不能申請相關補助,但現在業績幾乎歸零,開業就虧損,停業則無法保障員工生計,陷入兩難。 手搖飲連鎖業者楊騫杋指出,政府防疫手段雷厲風行,「今天下令,明天執行」,許多連鎖體系的小資業者完全措手不及,但企業紓困措施遲至3日才公布,連鎖業資金流不比大財團,大家已燒錢大半個月,沒有幾個受得了。逢甲夜市起家的木瓜牛奶連鎖店總經理楊騫杋說,連鎖業最大的困難是資金全都卡住,尤其夫妻檔在夜市經營攤車,全台夜市一封掉,營業額全歸零,壓貨、家用的錢全部沒了,全家只能喝西北風、負債度日;連鎖企業一倒,牽動失業等骨牌效應,「不只是滾雪球,而是直接雪崩」。 |